苦丁茶,苦丁茶哪三种人不能喝

yanqitea 2023-03-01 茶叶知识 210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苦丁茶的营养价值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毒、提神、降压降脂的作用。是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的一款茶。不少人困惑,苦丁茶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关于,苦丁茶的营养价值,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苦丁茶的营养价值

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苦丁茶功效与作用

1、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散肝风,治耳鸣耳聋,活血脉,凉子宫。

2、苦丁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清暑解毒、消炎杀菌、健胃消积、提神醒脑、明目益思等功效、为凉肝散风、止痛消炎良药。对治疗高血压、肥胖症、口腔炎、咽喉炎等疗效显著;

3、对急性胃炎、感冒、肚痛、痧气、疟疾、便秘等有较好疗效;

4、对鼻咽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

5、煮水外洗能治疗多种皮肤病及烫伤等;如果把它当作茶泡饮,其滋味甘凉、生津止渴、先苦后甘,回味持久,故被人们誉称为‘绿色黄金’、‘益寿茶’、‘美容茶’。

苦丁茶的食用方法

苦丁茶在冲饮时,有单独冲泡和与其他茶叶、药材混合冲泡两种泡法。单纯以苦丁茶冲泡,原汁原味,清甜爽口,单独享用苦丁茶原有的味道。而与其他茶叶,如乌绿茶、龙茶、毛尖、龙井、花茶等混合冲泡时,则既有这些茶的香味,又有苦丁茶回甘和润喉的优点。苦丁茶在茶叶中素有“茶胆”的美名,无论什么茶同泡,苦丁茶在味道上面都能与之相配,而且拼配苦丁茶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宜喝苦丁茶人群

一、风寒感冒者:

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患了风寒感冒的人应该多食温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等,祛除体内的寒气,如果此时饮用苦丁茶,就会阻碍风寒的发散,不利于感冒的治愈。

二、慢性胃肠炎患者:

患有慢性胃肠炎患的人群常常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寒,腹部受凉或者吃了凉性食物时,就容易肚子疼或拉肚子,如果这时喝了苦丁茶就会加重这些症状。此外,脾胃功能相对减弱的老年人和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也不宜饮用苦丁茶,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副作用。

三、虚寒体质者:

虚寒体质的人群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冬季特别怕冷,常常感觉手脚冰凉。这种体质的人应该多吃羊肉、狗肉等温性的食物,而且不容易“上火”,但是喝了寒性的苦丁茶后,手脚冰凉的症状就会加重哦,不利于虚寒体质的改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经期女性:

女性月经期间处于失血状态,抵抗力就会降低,此时如果喝寒性的苦丁茶,非常易导致气血受寒而凝滞、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严重者还可造成月经不调。我建议经常痛经的女性,即使没有在经期间,也最好少喝苦丁茶。可以在经期前后一周喝生姜红糖水来缓解痛经症状。

苦丁茶的存储方法

冰箱贮存法将新茶装入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或真空包装袋内,然后置于冰箱冷冻室或者冷藏室.此法保存时间长、效果好。春天放入,冬天取出,茶的色、香、味基本不变,宛如新茶。热水瓶贮存法将热水瓶内壁的水分擦干,有条件也可买新的热水瓶,如果家中有用过多年又干燥保温的热水瓶也可以把它利用起来,关键要保持瓶内干燥,然后将茶叶倒进去,把瓶塞盖紧即可。

塑料袋贮存法取两只无毒无味无孔隙的塑料食品袋,将干燥的茶叶用软白纸包好后装入其中一只内,并轻轻挤压,以排出空气,然后用细软绳子扎紧袋口,再将另一只塑料袋反套在第一只外,同样挤出空气扎紧、放入干燥、无味、密闭的木箱内即可。铁罐贮存法选几只铁罐,如果家中有闲置的装过食品的铁箱更好。新茶买来后用干布把箱内擦干净,然后将包装好的新茶放入铁罐,将铁罐密封即可。瓦坛贮存法用干燥、无异味、无裂缝的瓦坛,将茶叶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坛中,在瓦坛中放置一袋生石灰,用棉花团将坛口盖住,每隔1~2个月换一次石灰即可。

苦丁茶是什么茶

苦丁茶属于黑茶。

主要品种有大叶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

苦丁茶,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Holly, leaf of Broadleaf Holly,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及华南地区(江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是纯天然保健饮料。

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

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苦丁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喜温喜湿,喜阳怕渍,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灌良好,土壤pH5.5~6.5,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上种植。

适应在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10℃以上的年有效积温4500℃以上、长年平均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10℃.降雨量在15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生态条件下生长。 苦丁茶生长环境条件,无论是温度、光照、还是空气湿度,都能在保护地环境条件下实现。

1999年春季,从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万昌苦丁场引种大叶冬青进行大棚栽培,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

苦丁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文名 5 拉丁名 6 英文名 7 苦丁茶的别名 8 来源 9 植物形态 10 采制 11 性状 12 化学成分 13 性味 14 功能主治 附: 1 用到中药苦丁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苦丁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苦丁茶 1 拼音

kǔ dīng chá

2 英文参考

Broadleaf Holly Leaf

3 概述

苦丁茶

4 中文名

苦丁茶

5 拉丁名

Folium llicis Latifoliae

6 英文名

Broadleaf Holly Leaf

7 苦丁茶的别名

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

8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llex latifolia Thunb.的叶。

9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15m。树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浅裂,枝条粗大,平滑,新条有棱角。叶革质而厚,螺旋状互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锐尖,或稍圆,基部钝,边缘有疏齿,上面光泽,下面主脉突起。聚伞花序,多数密集在上部叶腋;雄花序1~3朵,雌花序则仅有1花;苞片卵形,多数;萼4裂,裂片卵形,有缘毛,黄绿色;花瓣4,椭圆形,基部愈合,长为花萼的3倍;雄花有雄蕊4,较花瓣长,花丝直形,花药卵形,中央有退化了房,两性共强雄蕊与花瓣等长,子房球状卵形。核果球形,成熟后红色,有残留花柱;分核4颗,有3棱。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竹林、灌木丛中。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及福建。

10 采制

全年可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11 性状

叶呈卵状长圆形,革质,不皱缩,有的纵向微卷曲,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味微苦。

12 化学成分

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醇(lupeol)、蒲公英萜醇(taraxerol)等。

13 性味

性大寒,味苦、甘。

14 功能主治

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

用到中药苦丁茶的方剂 源吉林甘和茶

96g桑叶145g淡竹叶193g广藿香289g苦丁茶72g水翁花72g荷叶289g川木通96g栀子...

甘和茶

6g紫苏叶56g荆芥56g柴胡56g青蒿56g苦丁茶38g神曲(炒)38g桔梗38g麦芽(炒)30...

杜仲双降袋泡剂

WS3B232497处方:杜仲叶700g苦丁茶300g制法:以上二味,取苦丁茶适量粉碎成粗粉...

消痰噙化丸

uàwán《玉案》卷三:方名:消痰噙化丸组成:苦丁茶5钱,孩儿茶5钱,牛黄4钱,天花粉3钱,川贝母...

翘荷汤

服之。日服二剂,甚者日三服。耳鸣者,加羚羊角、苦丁茶;目赤者,加鲜菊叶、苦丁茶、夏枯草;咽痛者,加...

更多用到中药苦丁茶的方剂

用到中药苦丁茶的中成药 源吉林甘和茶

96g桑叶145g淡竹叶193g广藿香289g苦丁茶72g水翁花72g荷叶289g川木通96g栀子...

甘和茶

6g紫苏叶56g荆芥56g柴胡56g青蒿56g苦丁茶38g神曲(炒)38g桔梗38g麦芽(炒)30...

杜仲双降袋泡剂

WS3B232497处方:杜仲叶700g苦丁茶300g制法:以上二味,取苦丁茶适量粉碎成粗粉...

鹅毛管眼药

、石菖蒲、茯苓、银花、连翘、甘草、玄参、枳壳、苦丁茶、枸杞子、木贼草、望月砂。功效:清火明目,消肿...

更多用到中药苦丁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苦丁茶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耳

相火陡起。故入暮厥痛愈剧。当先清降。再议育阴。苦丁茶鲜菊叶金银花生绿豆皮川贝母鲜荷叶梗益元散某(女...

《邵兰荪医案》:[卷一]暑

(钱半)川朴(一钱)省头草(三钱)条芩(钱半)苦丁茶(钱半)通草(钱半)蔻壳(钱半)滑石(四钱)介...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头痛

头痛左齿痛。连翘薄荷羚羊角夏枯草花黑栀皮鲜菊叶苦丁茶干荷叶边某高年气血皆虚。新凉上受。经脉不和。脑...

《叶天士医案精华》:五窍

相火陡起。故入暮厥痛愈剧。当先清降。再议育阴。苦丁茶鲜菊叶金银花生绿豆皮川贝母鲜荷叶梗益元散因大声...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