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福鼎老白茶的酿造方法 福鼎老白茶的酿造方法介绍
- 2、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 3、如意太老银针保质期多久
- 4、福鼎白茶白毫银针保质期有多久
- 5、白茶中的太老银针是出自哪里?为何它被称为极品?
- 6、福鼎白毫银针那么贵的原因
福鼎老白茶的酿造方法 福鼎老白茶的酿造方法介绍
1、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传统有白茶十不采谚语: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其中太姥银针采摘时间在明前头一两轮,只采新梢上肥壮饱满的单芽,长度2.7CM以上,每百克单芽数不多于3200枚之优质独芽,经特殊白茶工艺精心历炼制作而成,因仅用春茶头一两轮的银针用于制作太姥银针,因此产量非常有限,极其珍罕。
2、萎凋。萎凋场所必须是洁净、明亮、通风。迅速轻快地将肥芽薄摊匀摊于萎凋竹帘上置于通风外的晾青架上,进行自然萎凋或置于微弱的阳光下轻晒。待到茶芽含水量为20%左右时,转入烘干工序。
3、烘干。烘房必须保持洁净卫生无异味,通风良好,室内明亮。将经萎凋处理后的茶芽薄摊于烘笼上,用30~40℃文火焙至足干。烘焙时,焙心垫一层白纸,以防火温太高,灼伤茶芽。烘干时要认真切实注意控制火温,适时轻手翻动,使焙笼上的火温和茶芽受温干燥均衡。足干后,去掉焦红、红变、暗红、黑色银针,叶片及其他非茶杂物。保证白毫银针应有的匀净度。产品在包装前须进行复焙,要求控制含水量以保证稳定质量。
4、保存。白茶保存的理想温度在4℃-25℃,也就是常温保存即可,无需冷藏、密封。要求装茶的密封袋或容器无毒、无异味、防潮。保存的环境要求无异味、无臭、无毒。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绿、红、黄、白、青、黑六类茶中现代意义的白茶最早出现于福鼎,最早的白茶品种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1796年、1856年、1885年和1912年、1915年这五个数字就好。
根据已故茶学家张天福先生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以及《福建地方志》等相关资料记载,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原产地。白茶中最早出现的是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全由肥壮的茶芽制成,成茶满批白毫,形状如针,所以被称为白毫银针,白茶之名也由白毫银针的颜色而来。
1796年(清嘉庆元年)“小白”(最早的白茶、也是最早的白毫银针,福鼎也称为“土针”)出现——福鼎茶人用当地菜茶茶树的茶芽为原料,只用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创制了白毫银针。福鼎用菜茶茶树的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被称为“小白”;
(菜茶指的是用茶树种子有性繁殖的茶树,有别于用无性繁殖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茶树良种。)
1856年(清咸丰六年)福鼎白茶茶树良种出现——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在福鼎选育成功。这两种白茶良种茶树都源于福鼎市(县级市)点头镇,福鼎大白茶出自点头镇柏柳村,福鼎大毫茶出自点头镇汪家洋村;
1860年(清咸丰十年)“小白”退出市场——由于资料有限,这个时间应该有些问题。按理说“小白”退出市场,应该是被“大白”取代,但能查到的相关资料中“大白”的出现却在二十多年之后。虽然说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良种茶树选育成功之后在农耕时代推广不易,但当年可能更早就有茶人用良树茶树茶青制作“大白”,而下面说直到25年之后才出现“大白”,这两个年份数字有一个可能有误;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大白”出现——福鼎茶人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制白毫银针。由于这两种良种茶树的茶芽肥壮、毫多、味香,制成的白毫银针品质远高于小白,价格是小白的十余倍;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大白”开始出口外销——最早的白毫银针是用来拼配红茶出口,由于白毫银针产量很少,福鼎在出口工夫红茶时拼配少量白毫银针供出口。欧美人喝红茶时加入些许白毫银针只是用来来增加美感、彰显档次;
1912年(民国一年)白毫银针单卖——1912年起福鼎茶商开始将白毫银针作为单一的白茶品种包装出售,而不是作为工夫红茶的搭售商品。
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当时参展获奖的是产于1914年、福建马玉记出品的白毫银针花茶。
一般花茶(茉莉花茶)用绿茶作为茶坯制作,保质期只有两年。而这一款仍存于世的参赛花茶用福鼎白毫银针作茶坯、用茉莉花窨制,到现在已经是百年老白茶。
白茶最早在福鼎创制,最早的白茶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五个数字。
1796年——白毫银针出现,最早出现的白毫银针是用菜茶茶青制作的“小白”;
1856年——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和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茶树良种同时在福鼎点头镇选育成功;
1885年——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大白)出现,大白逐渐取代了小白;
1912年——白毫银针开始单独包装出售,之前是和工夫红茶一起搭售出口;
1915年——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
如意太老银针保质期多久
。
一般来讲福鼎白茶(太姥银针)有几个品饮期(良好的储藏环境下):
第一个品饮期:是刚做出来6个月时间,比如当年刚制好放置五六个月的春茶,这个时候的新茶,水汽初褪,茶性重、茶气强,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优缺点一目了然,清香四溢,这个时候的茶,适合于浅尝辄止。
第二个品饮期:是差不多3年到5年这样一个期间段,此时茶中水味褪尽,经过陈化后期转化,其内质逐渐沉淀,口感趋于稳定,厚重感增强,缺陷慢慢隐去,寒性稍褪。
第三个品饮期:是在七、八年左右,经过七到八年陈期的福鼎白茶,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转温,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消炎降火、保肝养肝、养胃健胃等保健养生功效明显。
第四个品饮期:是自然储存15-20年的老白茶,这个阶段的茶,是真正的“有价无市”,15-20年老白茶,香气淳厚,有珍贵的药香、枣香、参香等等,滋味醇浓顺滑,尤其保健功效无可比拟,药用价值较为显著,对于降三高和养胃健胃等有较好功效。
真正意义上的老白茶,大部分都是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下缓慢自然发酵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品质,增加收藏价值。至于储放多少年才开始好喝,由于仓储环境和口感的不同,很难给出统一回答,一般储藏5年的白茶已经明显不同于一两年的茶,但要达到好喝的口感可能至少需要七到八年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时间,其他因素,诸如温度、湿度、存放环境、包装状况等等,同样影响福鼎白茶的转化。就同一款茶而言,在相同的时间内,存在南方的就比存在北方有更多的变化,汤色更趋于红亮,口感也更好。实践中发现储存茶叶的外包装是否透气,对后期转化的影响也很大。
一些爱好者需要先熟悉专业,深入了解之后再逐步加入茶叶收藏的行列。除了必须具备好茶的基础,一款茶叶的产量、市场投放量,直接决定了它的升值空间的大小。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
这几年随着福鼎白茶的普及,制茶工艺的改进,制茶师的摸萦,制作出来的白茶品质越来越高,更有收藏价值。
面对当前白茶市场,陈放了10年以上的福鼎白茶很难得,茶友们不妨以5年为一个阶梯,新制福鼎白茶喝一点,掌握味道,自己也存一些,然后从5年的福鼎白茶开始喝,渐次上升,逐步感受。虽然几年之内的福鼎白茶口感距离醇和还有距离,但可以用新茶弥补老茶的断档,基本上就有好喝的陈年福鼎白茶了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保质期有多久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保质期有多久
福鼎白茶的保质期为10至20年。 福鼎白茶是福建特产。 陈月香的特点,按照《GB/T30375》的规定,在适宜的贮藏环境下,白茶可以长期贮藏。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的功效与作用
1、防辐射
人们多喝白毫银针茶可以提高人体的抗辐射能力,因为白毫银针茶中含有一些天然的抗辐射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可以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面对电脑或经常接触辐射源的人,特别适合冲泡和饮用白毫银针茶。
2、缓解疲劳
白毫银针茶还可以缓解人体疲劳。能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酸碱平衡,加速人体内乳酸的代谢,因酸性物质过多而导致身体疲劳。促进身体恢复,能迅速减轻人体疲劳症状。
3、宁心安神
白毫银针茶能安神安神,清热降火,滋养神经元,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但不宜在晚上睡前冲泡饮用,否则会使人的大脑过度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4、延缓衰老
平时喝白毫银针水泡茶也可以延缓身体衰老。它可以滋养皮肤,提高人体皮肤的抗氧化能力。它可以减轻人皮肤表面的色素沉着,还可以保持皮肤光滑细腻,可以减缓皮肤老化的速度,除了它所含的黄酮类和茶多酚类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还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抗衰老能力。
福鼎银针和政和银针的区别
1、产地差异
福鼎银针和政和银针产地明显不同,福鼎银针主要产于中国福建福鼎县,而政和银针产于福建省政和县。这两条线产于福建省。一省一南一北,所以福鼎银针又叫北路银针,郑和银针又叫南路银针。
2、不同品种的茶树
福鼎银针和郑和银针在茶树的品种上也有所不同。福鼎银针茶品种仅限于福鼎。大白茶又叫福鼎白蒿,正和银针的食用茶树是正和大白茶。 ,虽然这两种茶树都是白茶,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大白茶品种。
3、不同的加工工艺
福鼎银针和正和银针在加工工艺上也有所不同。福鼎银针是用白茶制成的。茶芽在干燥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动,防止茶叶变红,选择天气好的时候进行处理。烘烤时,温度应在30-60度之间,而对于正和银针,则需要贪茶芽,在通风阴凉处将尾部雕刻至78%干燥,然后放在强光下曝晒。太阳。干燥后需要烘烤。
4、外观差异
福鼎银针和政和银针在外观上也有所不同。比较细,茶叶里面有明显的茎。
白茶中的太老银针是出自哪里?为何它被称为极品?
白茶按照原料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还有寿眉。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白毫银针分为特级和一级两个等级。我们在市场上会看到有些银针被称为“ 太姥银针”,以标榜其品质优异,这是商品名称,不属于国家标准分类。
太姥银针简单来说是指产于太姥山的白毫银针,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茶叶中的一个用产地来命名的白茶品种。白毫银针是福鼎白茶中的极品,太姥银针则是白毫银针的商品名称。
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银针外形芽头肥壮、根根匀齐、挺直如针、满披白毫、色泽如银,原料中的优质独芽,汤色淡黄明亮,有天然馥郁毫香,滋味鲜醇清甜。
白茶现在一般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这么几种。而白毫银针,他根据产地不同,产于福建福鼎的称之为北路银针,而产自南平政和的则称之为南路银针。其中,太姥银针就是属于北路白毫银针中的一种。
太姥(mu)山,是福建福鼎的一座名山,相传太姥娘娘在这边种植白茶治疗麻疹,救治了很多小孩,这座山因此得名。而太姥银针,也就得名于这座太姥山,是一个用产地来命名的白茶品种。
福鼎白茶,是属于白茶中的珍品,白毫银针,是福鼎白茶中的极品,而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当中的新品牌,是根据传统“白毫银针”的工艺,采用优质的芽头,精心制作而成,可以说是白毫银针当中的极品,品质当然也是上好的。
太姥银针是极品白毫银针中的极品,是根据传统“白毫银针”的工艺,选取高海拔,采自明前顶芽,芽头肥壮、根根匀齐、挺直如针、满披白毫、色泽如银,单芽长在2.7cm以上,每百克单芽数不多于3200枚之优质独芽,经摊晾、萎凋精心制作而成,汤色淡黄明亮,有天然馥郁毫香,滋味鲜醇清甜。
太姥银针产自于福建福鼎,它隶属于白茶种类,精选蕴育于太姥山麓的国优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的明前单芽。
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茶叶中的一个用产地来命名的白茶品种。白毫银针是福鼎白茶中的极品,太姥银针则是白毫银针的最新品牌。因此太姥银针也属于白毫银针白茶。
银针茶沐浴高山云雾,具有味甘温和,助消化、益脾胃、降血压、保护心脏、防癌、去腻等功效。银针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 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在夏天或容易上火的季节,每天喝一杯银针,可以清热去火,调节身体的酸碱度,喝纯正的白毫银针不仅味道好,效果更好。
福鼎白毫银针那么贵的原因
黄小仙老A-【福鼎白茶白毫银针价格为什么那么贵的原因】
黄小仙老A
2020年,福鼎白茶的线下批发价格较2019年继续上涨,白毫银针的零售价格普遍突破千元每斤。关于对白毫银针的宣传,大部分商家都对背后的商业逻辑避而不谈,这个逻辑是白毫银针自08年后热度上升的最重要因素。大家普遍都不愿展露自己拜金的一面,其实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想投机赚大钱过好生活没什么丢人的,既然没人说,那黄小仙老A就摊开来聊聊吧。
先说结论:白毫银针对于大多数白茶从业者最大的价值绝对不是“因为品质高市场接受度高所以卖的好”,因为在白茶茶商的世界里,白毫银针是类似比特币的金融投资产品,比过去几年房地产的涨幅能力还强,这个价值才是白毫银针现阶段在中国茶叶市场地位的根本。
08年以前的百年间,白毫银针多以出口为主。与此同时,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占国内消费市场的比重极低,“淡味系”如白毫银针并无多少受众。这与早期的普洱茶有雷同点,不管本世纪普洱茶如何火爆,在上个世纪几乎全部的时间段,“味酽”的普洱茶在内地并无多少爱好者。
在08年,以福鼎市的陈姓领导为核心,福鼎市政府作出了一套值得国内所有产茶县学习至今的操作。以政策组合拳的方式将福鼎白茶推向国内市场前台,这套组合拳至今仍在不断完善,各招数都在发挥作用,我挑两条对白毫银针影响深刻的说说。
首先,“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个比较押韵的营销说辞有了背书,暂不讨论该三字经水份和严谨性的问题,对于很多智力不低但也不太高的消费者来说,这九个字分明写的是“能治病、能升值、能挣钱”。
其次,福鼎官方对“升值、挣钱”这两个概念落地有了指导政策,让计划借此概念牟利的茶商没了后顾之忧,当普洱茶和黑茶还在用“单品标价”“新闻炒作”“拍卖”“口耳相传”等费力又猥琐的方法证明其“存放价值”,福鼎市政府已经为白茶的“存放价值”,甚至“价值多少”都背好了书,降低了做白茶生意的茶商的从业门槛。比如下面这张图。
黄小仙老A-2018福鼎白茶系列产品市场参
上图数据在年份上粗暴的迎合了“三药,七宝”的营销说辞。实际操作中,因寿眉这一级别的茶叶在福鼎存在巨量的作旧茶,白牡丹的成品品质下限太低且同一年份不同质量价格跨度大,所以,质量下限相对高,茶青价格相对坚挺的白毫银针成为了囤货首选。
其实,福鼎的茶商们都知道,在08年的时候,白毫银针茶青的价格每斤只要10-20元一斤,品质合格的福鼎银针批发价不到100元每斤。很多茶商都后悔2015年之前没有囤货,所以坚定的认为福鼎白茶只要在涨价,那银针的风口还在,现在囤货,未来一定会飞起来。
虽然福鼎线下的批发成交价格远低于官方指导售价,但是,哪怕是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福鼎点头镇的茶青交易市场依然相对2019年涨了价,白毫银针的茶青价格坚挺在150每斤以上,成品批发价突破了600元每斤。
还有一个真实现象,福鼎的银针真正流入到消费者口中的并不多,在零售端,很多茶商想拿福鼎的银针都要费些劲,因为价格不够漂亮批发商宁肯自己囤着等升值。拿到货的零售商也会有囤货发财的念想。所以,哪怕当消费者指明要白毫银针,哪怕产品包装上注明是“福鼎白茶”,那一般情况下也是政和、福安、建阳、松溪、甚至福建省外出产的白毫银针先顶上。
为什么茶商们不囤福鼎以外的白毫银针?那价格不是更低吗?因为福鼎政府政策组合拳的作用,福鼎市内从茶青质量到各茶厂的平均工艺水准,基本高于福鼎外各地的上限(包括高于政和的大部分茶厂)。只要是有经验的白茶收购商,哪怕不用嘴尝,光看叶底均匀度都可以判断出哪些茶大概率不是产自福鼎(比普洱茶的鉴别难度低太多)。囤假货烂手里的风险极大。
不只是消费者,如果近几年下半年去福鼎逛,揭开福鼎本地各级茶商的盖碗,会发现他们不管是自饮还是招待客户,都很少有喝银针的。因为很多人都不想有类似“当年用比特币买了游戏装备”的那种遗憾。
既然大家伙喝的都少,我认为过多的去讨论白毫银针的“毫香蜜韵”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未来有一天,三年陈的福鼎银针起售都是万元每斤,那不如学学大益的金融普洱茶,让味道成为永远的秘密。(注:大益金融茶泛指大益公司定期推出的整件“投资”属性茶品,轻微调侃并无恶意)
黄小仙老A-白毫银针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