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母,福鼎白茶母树在哪生长

yanqitea 2023-02-27 福鼎白茶 176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白茶的功效及作用

福鼎白茶的功效及作用

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但是正确的福鼎白茶的保存方法才能保证其价值不变甚至越来越高。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福鼎白茶的功效及作用,欢迎阅读。

1鼎白茶的保存方法

1、福鼎白茶保存环境宜密封、阴凉、干燥、避光、无异味、无污染。

2、福鼎白茶的含水量高,保存前应该先用生石灰吸湿,在存储密封干燥的容器里。

3、家庭存储法是先将福鼎白茶用锡纸袋密封包装后,在置于密度高、有一定强度、无异味的密封所料袋中。如果短期内(20天)内喝完放在干燥阴凉处即可,如果长期保存(一年以上),则需置于冰箱中(茶叶单独存储),可是茶叶保持方向如初色泽如新。

4、福鼎白茶的干茶质地疏松,孔隙较多,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因此要远离化妆品、樟脑丸等散发性气味物品,最好单独存放,否则吸附异味的茶汤会很难喝。

2 福鼎白茶怎么泡

喜欢喝白茶的朋友还确实的不少,关于福鼎白茶的泡法,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福鼎白茶怎么冲泡?

1、杯泡法:适合一人独饮,用杯泡法,用200ml透明玻璃杯,取3-5g用约90度开水,先洗茶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白茶,冲泡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自由掌握。

2、 盖碗法:适合二人对饮,取3g福鼎白茶投入盖碗,用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然后象功夫茶泡法,第一泡30-45秒,以后每次递减,这样能品到福鼎白茶的清新口感。

3、壶泡法:适合三五人雅聚,大肚紫砂壶茶具最佳或大容量飘逸杯,取5-6g福鼎白茶投入其中,用约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45秒后即可品饮,特点:毫香醇厚。

4、大壶法:适合群体共饮和长时间饮用,取10-15g白茶投入大瓶瓷壶中,用90-100度开水直接冲泡,喝完蓄水,白茶具有耐泡,长时间搁置,口感依然淡雅醇香的特点,可从早喝到晚,适合家庭夏天消暑用茶。

5、煮饮法:适合保健用途,用清水投入10g陈3年以上陈年老白茶,煮至3分钟至浓汁滤出茶水,待凉70度添加大块冰糖或蜂蜜乘热饮用,常用于治疗嗓子发炎退烧 治疗水土不服,口感醇厚奇特。亦有夏天冰镇后饮用别有一番风味。

注意事项:

1.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

2.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3.对于胃“热”的人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寒”的人,则要在饭后饮用。

凡是适得其反,所以适当的饮用才能发挥白茶的最大保健功效。

3 福鼎白茶特征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距今150多年前(约1857年),有柏柳乡竹栏头村(现为点头镇过笕村竹栏头自然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树高1.5—2米,幅宽1.6—2米,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分枝较密,节间尚长。树皮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钝,叶缘略向上。通常大12×5.4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2。叶色黄绿、具光泽。侧脉明显,7—11对。锯齿较整齐、明显,27—38对。叶肉略厚,尚软。一芽二叶长5.1厘米,百芽重23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花量多,结果率高,茶子大而饱满。

发芽期在3月上旬,11月中旬停止生长。生长期全年达8个月。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虽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制成红茶、绿茶、白茶品质均佳。采制银针以芽洁白肥壮、茸毛多最为特色。

4 福鼎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具有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同时还有养心、养肝、养目、养神、养气、养颜的养身功效。

白茶的制作工艺很特别,也是最自然的做法,它不炒不揉,既不像绿茶那样制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红茶那样促进它的氧化;而是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在原产地的百姓自古就有用白茶下火清热毒消炎症、发汗去湿舒滞避暑、治风火牙疼高烧麻疹等杂疾。

白茶的功能多种多样,现在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欧美、亚洲各国对白茶的功能从多方面展开了研究,白茶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白茶可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饮白茶能治糖尿病,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日本医学士小川吾七郎、医学博士蓑和田益等,在治疗患有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人时,偶然发觉白茶对糖尿病有显著疗效。京都帝国大学医院、府立医院对10名糖尿病人进行临床实验,发现白茶对慢性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我国泉州市人民医院用“宋茶”(70年以上的陈年白茶)治疗糖尿病,有效率达70%。当然,普通茶叶也有效,也还可以加进其它药物。在白茶产地福鼎茶叶界人士选择了多位高血糖的病人进行实验,发现有71%的病人,因养成长达半年的饮白茶习惯,而其高血糖病不治而痊愈,因此说,饮白茶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是有科学根据的。白茶中的多酚类和酯类、有促进胰岛素合成的作用;儿茶素中的多糖类物质,有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作用。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较常见的疾病,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及脑出血等,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其病因主要由于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而形成血栓,或使血管壁的脆性增加,经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

为什么白茶能够预防脑血管病呢?浙江医大的一位著名教授说: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而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且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对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显著作用。

某中医研究所曾对白茶进行研究并证实,茶能降低血液粘度。白茶饮服2-3周后,全血粘度从4.77降至4.31(P0.01);血浆粘度从1.66降至1.58(P0.01);全血还原粘度从8.58降至7.97(P0.01)。三项血液粘度全面下降,表明白茶能降低血液粘滞性,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循环,并防止血栓形成。因为白茶还能防止红细胞聚集,有利于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白茶可以降血压

白茶为什么能降压?这与它所含化学成分有关。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白茶还可通过利尿、排钠的作用,间接引起降压。茶中含有氨茶碱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血压。至今在福建一带的中医开处方时用“白毫银针”甚多,现在白毫银针能治高血压已蜚声海外。

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最新的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可能对导致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和龋齿的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

;

福鼎白茶是什么茶属于什么茶类

福鼎白茶属于白茶。

“福鼎白茶”作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福建省福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主要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具有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等特点。

福鼎白茶就是用产自福鼎“华茶1号”或“华茶2号”茶树的芽叶,不炒不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

扩展资料:

福鼎白茶始发准确的年月难于考证,但民间流传“太姥娘娘种茶治病”的故事,历史十分悠远。说的是尧时,栖居太姥山下才堡村的农家女子,为人善良乐于向人施以援手,做了不少好事。她以种蓝为业,村民尊称蓝姑。

一年正遇麻疹流行,波及太姥山周围村庄,眼看病魔夺去众多幼小的生命,蓝姑心急如焚,带领村民上山寻药,但都徒劳无果。夜里,蓝姑梦见南极仙翁,指点她“鸿雪洞”顶有株茶树,采摘后把叶子晒干用开水冲泡,是治疗麻疹的良药。蓝姑初醒趁着月夜,在洞顶榛莽之中找到茶树。

把茶叶采下晒干分送每个村庄,嘱咐煮茶给孩子们喝,终于把患病者治愈。从此,人们在太姥山上遍植茶树,茶种来自“鸿雪洞”母树,晒干的茶叶成白茶,名“绿雪芽”。蓝姑在太姥山得道成仙,人们供养她为“太姥娘娘”,并首推为福鼎白茶始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福鼎白茶

人民网-福鼎白茶与健康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人民网-崛起的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的产地在哪里?

福鼎白茶的几个重要产区:

1、磻溪镇

磻溪镇是福鼎白茶公认的最优质的生长地,是福鼎白茶最为正统、最为原始的发源地之一。

全镇拥有无公害茶园2.16万亩,有机茶园1000亩,年产优质茶叶1500吨。

磻溪的森林覆盖率可以达到80%以上,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水文条件达是国家一级标准;土壤以黄红砾壤为主,有机质物和矿物含量高。

同时磻溪海拔较高,平均海拔高度在500到800米之间,区域日照充足,气温比低海拔地区低2—4℃之间。

山地气候条件一般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昼夜温差也大,非常有利于白茶生长和养分的积累。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形容的便是山地气候和海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因此,磻溪镇出产的茶叶品质优异,茶香高显,茶汤绵软香甜,入口嘴里就能感受到回甘。

2、太姥山镇

福鼎白茶产地名号最响的要数太姥山镇。

据说,太姥山有一株一千多年的绿雪芽白茶的母树,福鼎所有白茶皆是发源于此。

白茶大师方守龙的白茶品牌绿雪芽,茶园也是建于此地。

福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脉,就在太姥镇上。

太姥山平均海拔600米,山上常年有云雾,气温比山下要低2—5℃。

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土壤为山地红壤和过渡性黄红壤,含火山岩风化物质和腐殖质,PH值在4―4.5之间,偏酸,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但是,太姥山也是一个景区,茶树种植面积有限,所出产的白茶数量也是少之又少。

同时,太姥山靠海,海水里的盐份会随着雨水、云雾等进入茶树体内,靠海面出产的茶叶或带有咸味。

因此,市面上真正太姥山产的白茶十分少,更有不良商家冒名顶替。

3、管阳镇

管阳镇,位于福鼎市西北部。

全镇地处高山地带,大部分村庄都在海拔600米以上,有大小山峰144座,最高峰王府山海拔1113.6米。

管阳镇大多为高山地势,昼夜温差大,茶叶生产周期较长,茶青上市的时期较平原地带晚,每年冬季都会下雪,有利于控制茶叶的病虫害。

管阳镇的茶叶茶多酚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高山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回甘好。

管阳镇因其土壤多含砂砾,茶树的根系都扎的都不深,所产茶叶的耐泡度稍弱,总体汤水偏薄。

4、点头镇、白琳镇

点头镇,居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水、光、热资源充足,全年平均降水量45MM,日照时数12小时,气温25度,无霜期290天。

点头镇的茶叶久负盛名,是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故里。

由于海拔的劣势,点头镇的白茶香气稍弱,汤水较之其他地区显得不柔和。

点头镇与白琳镇交界相隔不远,历史上,白琳镇所产的“白琳功夫”红茶,曾经出口世界各国。

在清朝时期,白琳镇便是有名的茶叶出口基地。

现在,点头镇茶园面积居福鼎首位,同时还坐拥闽东最大的“闽浙边贸茶花交易市场”,福鼎及周边乃至浙江泰顺、苍南等县市的茶叶都在这里集散。

许多重点茶企都在该镇落户。

如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梅相靖就住在柏柳村。

以上就是福鼎白茶几个主要的产区,福鼎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

而且福鼎白茶具有清热祛火的功效,白茶提取物对引起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等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

所以,经常饮用福鼎白茶可养生保健身体。

福鼎白茶正确煮法

福鼎白茶的正确煮法:

1、先冲泡再煮

煮福鼎白茶,一般不用干茶来煮茶,而是用冲泡过后的茶叶来煮茶。先将白茶投入到茶杯里面,冲入开水洗茶,再冲入开水冲泡。冲泡的茶也是可以喝的,冲泡三四次后,就可以用冲泡过的茶叶来煮茶。

2、用沸水煮茶

正确煮福鼎白茶的方法是,用沸水来煮茶,也就是说先要煮水。将冷水注入茶壶之后,就启动开关煮水。注意注入冷水之后是不投茶的,水开之后,看到水里面冒出如鱼眼大小的泡泡之后,再投茶。

3、投茶

将茶叶投入之后,再盖上茶壶盖子,继续煮茶。煮茶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到两分钟,待到茶壶里面的茶汤颜色看起来像胭脂色了,就可以熄火,将茶倒入公道杯里面。当然,现代的电茶壶一般是看不到茶汤颜色的,那就看时间就好了,一两分钟就熄火。

4、注意煮茶的温度

煮福鼎白茶最忌讳的就是,水开之后来不及将火关掉导致水满出来,所以一开始注入的水不要太满,还要及时调整温度,一般投入茶叶之后,煮茶的温度要稍微调低一点,最好用小火煮茶。

福鼎白茶的历史渊源

唐代陆羽著的《茶经》引用隋代的《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陈椽、张天福等茶业专家考证,白茶山就是太姥山。说明早在隋唐,白茶就已出现。

明末清初周亮工莅临太姥山,为福鼎大白茶母茶树题诗:“太姥山高绿雪芽,洞天新泛海天槎。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还教伴义茶。”现鸿雪洞中留有摩崖石刻。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田艺蘅所述的,正是白毫银针的制法——生晒,制作禁忌不用手直接接触茶叶,制作的功力不足茶叶的香气就会受损,白毫银针泡在瓯中,条条银针直立,汤色鲜明。

福鼎白茶存放几年最佳

福鼎白茶存放7-10年最佳。

通的白茶也要放置3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陈茶发酵的效果,保存良好的福鼎白茶甚至可以存放30年以上,保存越长时间,其品质就越好,味道也更加香甜醇。

福鼎白茶就是用产自福鼎“华茶1号”或“华茶2号”茶树的芽叶,不炒不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

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紧压白茶等。

福鼎白茶的历史渊源: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田艺蘅所述的,正是白毫银针的制法——生晒,制作禁忌不用手直接接触茶叶,制作的功力不足茶叶的香气就会受损,白毫银针泡在瓯中,条条银针直立,汤色鲜明。

明末清初周亮工莅临太姥山,为福鼎大白茶母茶树题诗:“太姥山高绿雪芽,洞天新泛海天槎。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还教伴义茶。”现鸿雪洞中留有摩崖石刻。

清代民国时期,白茶作为高端茶叶出口欧美,英国贵族阶层泡红茶时放入几根白毫银针,显示其珍贵。

太姥山上的白茶千年母树具体有多少年的历史?

牡丹与银针当是同乡姐妹,白茶系列,皆具清水芙蓉之质。银针着白衣,衣上微芒,又称白毫银针。银针略有古朴之风,不适合韩湘子遇牡丹这样浪漫的故事。她的故事经口口相传,具体年代、时间早已泯灭。我只好这样转述:某年,发生一场瘟疫,有一户三兄妹的英雄家庭,两位哥哥为了拯救芸芸众生上山寻求仙草,不幸迷魂,化为石头。小妹拿起哥哥的剑和箭射杀黑龙,夺取了仙草。妹用仙井之水灌溉仙草树,仙草树倾刻间长大,开枝散叶,翠如墨玉,高达丈许,开花结籽。妹带回种籽种下,又一次用仙井水灌溉,顿时漫山遍野长满了神奇的仙树。人们喝下绿色的树汁,祛病消灾,甚至那些变成石头的人也重新化为人形。妹妹又把仙树芽采摘下来,晾制成银针,传送整个山乡。我们透过传奇的迷雾,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采茶姑娘千辛万苦制成白茶的故事。 经过现代茶人考证,那场疫情的发生地在今“中国白茶之乡”——政和县,故事发生的准确地点是铁山镇富美村。妹妹被称为“银针姑娘”,据说至今富美茶树所产茶针仍然品质最优。

经过了几世几劫,人们在铁山境内某村发现了一棵被坍塌的土墙压倒的古茶树,捕捉住了一点来自远古的白茶信息。 政和古白茶树,现在称为“白茶母树”,当是公元1115年前后的留下的茶树。即大宋皇帝赵佶喝了白毫银针,赐县名前后的茶树。政和当时已是著名茶乡,属北苑茶园的一部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为政和所独有。仙姿奉给帝王是当然的,帝王惊艳也在所难免。进入深宫的这两位村姑一时身价百万倍,大有“当时綄纱伴,不得同车归”的形势。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