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野茶谷白茶在哪
徐家野生白茶高山基地,位于美丽的海滨小城福鼎市点头镇,三面环山,一面对海。占地面积2000亩,地处福鼎高山山脉,海拔530米。是福鼎白茶核心产区之一。
徐家福鼎白茶基地,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18.2℃,无霜冻期,年平均降雨量1654.0毫米,年日照时数1723.3小时,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常青,所产茶叶久负盛名,是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的原产地。
白茶,不需要任何人为加工,不经过杀青或揉捻,只晒或文火干燥,相比于其他茶,保留了茶树鲜叶中大量营养成分。白茶一生下来就是茶,自始至终保持着天然丽质,只需阳光的温抚,是一道阳光下积蓄着满满能量的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福鼎2006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为“中国白茶之乡”,2008年,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和“茶叶科技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又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评选为“中华茶文化之乡”。2010年,“福鼎白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被中华茶人联谊会授予“中国最美生态茶乡”称号。连续多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定为“全国十大产茶县(市)”。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原产地,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
福鼎打造山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福鼎打造山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福建福鼎全域发力,打造山海休闲旅游目的地,以下为您带来相关内容,欢迎浏览!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不仅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也和福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滨海旅游城市的目标相一致。我认为,打造全域生态旅游,就是空间环境应当实现全域化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应当实现全域化旅游融合。
作为全域旅游省级示范市(县),我们将围绕建设生态滨海旅游城市,将整个福鼎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发挥旅游业的服务业主导地位和三次产业融合功能,打造具有更高知名度的山海休闲旅游目的地,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综合性支柱产业。
规划先行,完善体制机制
福鼎地处闽浙沿海中心区位,素有福建“北大门”和“闽浙门户”之称,拥有以太姥山为中心的“山、海、川、岛”及众多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框架,拥有很好的参与区域分工协作、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条件。
近年来,福鼎主动融入全省创建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和建设“清新福建”,以《福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为引领,加快推进“多规合一”,优化空间布局,统一规划、整体打造,让各个旅游“点”串成“线”,形成“一心两区两带”旅游产业格局,即城市旅游服务中心、山海岛旅游产业发展区、茶乡山村旅游产业发展区、沙埕湾海上休闲带和104国道田园乡村旅游带,实现旅游产业的全域覆盖。重点规划建设好以福鼎美食、城市休闲、住宿餐饮业为主的铁锵滨海旅游城,建设全市旅游大本营。
同时,树立大产业、大旅游的观念,组建专家顾问团,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进一步理顺景区行政管理和经营体制,做大做强太姥山旅游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力争“十三五”末上市;鼓励和支持非旅企业、非公企业参与发展旅游业,培育和形成一批旅游龙头骨干企业。在市财政每年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专项资金,加大全域生态旅游投入。强力推进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推广运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营运。要抓好与省旅游集团、省旅投公司合作开发嵛山岛、太姥山房车旅游小镇以及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等项目。对接引进嵛山岛邮轮码头项目,创新发展滨海度假、邮轮游艇等新业态。
挖掘特色,推动产业融合
福鼎是闽越和瓯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太姥文化、美食文化、茶文化等源远流长。福鼎将对系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意开发,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精品和产品。建设福鼎饼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文创基地,组建福鼎民俗文化演艺团体,推出一批地方民俗表演节目。坚持城市形象宣传、旅游线路推广及旅游产品促销相结合,通过承办第七届宁德文化旅游节,持续举办好乡村农事节庆和文化民俗活动,以及山地自行车、公开水域游泳、帆船等旅游体育活动,进一步彰显福鼎旅游魅力。
同时,坚持以旅游为主导,加快旅游业与工业、农业、茶业、渔业、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新型旅游业态。重点完善小白鹭、牛郎岗等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开展核电工业观光科普旅游。鼓励发展休闲农庄、白茶庄园、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旅游休闲项目,推广赤溪乡村旅游“1+N”模式,加快建设3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推动现有6条乡村旅游主题线路提档升级,并再建1至2条乡村旅游景观带,促进城乡旅游和谐互动。
完善要素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近年来,福鼎积极实施旅游休闲消费升级工程,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水平。推进交通先行工程,组织实施嵛山环岛旅游公路、环晴川湾——敏灶湾旅游公路、白茶国家农业公园旅游道路等建设;鼓励发展星级酒店、度假酒店、主题酒店、乡村民宿等,提升住宿接待水平;引导福鼎白茶、槟榔芋等地方特产和手工制作品等进行旅游商品创意开发、品牌推广,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培育福鼎美食品牌,打造石湖小区美食一条街,完善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购物、运输、公厕等服务配套,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和智慧旅游平台,推进旅游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
附:福鼎风景名胜大全
福鼎市主要景点有太姥山、管阳雁溪、九鲤溪、小白鹭、翠郊古民居等。其中太姥山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和5A级景区,并与嵛山岛同时获评“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海西旅游目的地”,管阳雁溪入选“海西之美十佳景点”。
太姥山岳景区
太姥山岳景区距秦屿镇15公里,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之精华所在。其面积为24.6平方公里,东达太姥洋,西至白琳镇、五峰桥,南至面头山顶,北抵八尺门港。山势傲岸秀拔,恢宏磅礴,山海奇景,天造地设。太姥山景区有54峰、45奇岩怪石、100多个岩洞,共360余景。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著称于世。
冷城古堡
冷城古堡位于秦屿镇冷城村,由冷城古堡和灵峰古刹组成,总面积1.5平方公里。
冷城古堡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抵御倭寇而
筑。城堡成圆形,砖石结构,绕村一圈,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7米。设有东门、西门、南门三道城门,至今保存完好。城内古街、民居、山墙、小巷,古香古色。城中尚有三官堂、猴仙宫等古迹,以及冷城农民暴动等革命遗址。
冷城村曾是古代文人荟萃之地。南宋时,著名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先后在此讲学,所设石湖书院遗址尚存。朱熹高足杨楫出生于此。
瑞云寺
瑞云寺位于福鼎县硖门畲族乡,地处太姥山系之凤山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号称“太姥第一寺”,为福鼎六大寺之首,闽东著名古刹。寺院布局结构为园林式。院内有葫芦阁、赏花楼、大雄宝殿、钟鼓楼、观鱼台、半月湖、荷花池等建筑,照墙和寺壁有福建大画家李霞画的人物浮塑,斗拱、梁栋有人物、飞禽走兽、花卉等雕刻,展现了南方园林建筑之艺术风格。寺内尚存宋宣和石斛等古迹。寺前寺后,有古枫树、感触树和千年银杏、铁苏。寺周围有“平冈松涛”、“层峦烟雨”、“陇头晚笛”、“岔门归樵”、“院前望耕”、“葫芦沽酒”、“月湖垂钓”、“枫林夕照”、“寺塔卧云”、“蝉鸣秋声”、“竹院迎风”、“钟声啸月”、“梅亭放鹤”、“蕉园赏菊”、“雪岭寻梅”、“花井掬泉”等凤山十六景。
俞山岛
嵛山岛是隶属福鼎市管辖的一个岛屿,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岛上是一个乡级建制,有4个村落,这些村落全都坐落在海岸边上,村民以渔业为生。嵛山岛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还有以淡水形成的瀑布。嵛山岛有两个湖泊,一个是“大天湖”,另一个是“小天湖”,这两个淡水湖被合称为嵛山岛“双珠”。嵛山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等11个岛屿、4个礁石组成。大嵛山岛直径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纪洞山海拔541.3米,为闽东第一大岛。位于霞浦东北海域,距离三沙古镇港5海里,是闽东最大的列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等十一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2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12公里。
牛郎岗
牛郎岗海滨旅游度假区,位于福鼎市秦屿镇东南方,依山面海,与嵛山岛隔海相望。这里气候冬暖夏凉。牛郎岗海滨沙滩平坦、明净,环山绿树成荫,周围礁石造型各异,有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
;
福鼎白茶的产地在哪里?
福鼎白茶的四个主要产地
福鼎市是县级市,不是很大。白茶的主要产地主要集中在几个镇:盘溪镇、太姥山镇、灌阳镇、店头镇。
1.攀西
盘溪镇是公认的福鼎白茶最优质的产地,是福鼎白茶最正统、最原始的发源地之一。全镇拥有无公害茶园2.16万亩,有机茶园1000亩,年产优质茶叶1500吨。其森林覆盖率可达80%以上,群山终年云雾缭绕;空气和水文条件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土壤主要为黄红色砾石土,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
同时,攀西海拔高,平均海拔500-800米。该地区日照充足,气温比低海拔地区低2-4℃。山区气候条件一般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白茶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盘溪镇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茶香高,茶汤绵软甘甜,入口即能感受到甜味。但这两年白茶市场火爆,攀西部分茶园过度采摘,茶汤比以前略少。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