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防治茶细蛾?
防治方法:①分批勤采,茶细蛾卵均产在茶叶的收获部位,幼虫也均栖息在这一部分,因此,实行分批勤采可有效地减轻为害。②适时修剪,大部分茶区在秋茶结束或次年春茶前有轻修剪的习惯,结合防治茶细蛾,修剪时期掌握在越冬代幼虫化蛹前,这时茶细蛾大多在茶树篷面上,防治效果较好。③农药防治,药剂防治指标为百芽梢有虫7头。防治时期应掌握在潜叶、卷边期。农药可选用80%敌敌畏800~1000倍液(每亩75~100毫升);2.5%溴氰菊酯5000~6000倍液(每亩15~20毫升);2.5%氯氟氰菊酯5000~6000倍液(每亩15~20毫升);2.4%苦参碱+0.8%氯氰菊酯合剂1000~1500倍液(每亩50~75毫升)。
茶细蛾
茶刺蛾幼虫
肖强
茶细蛾有什么危害状?
幼虫潜食嫩叶叶肉,或将嫩叶卷成虫苞匿居其中取食进行危害,是趋嫩性很强的食叶性害虫。幼虫排出的粪粒聚积在虫苞内,污染茶叶,影响茶叶品质。成虫产卵于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即潜入叶内,在一、二龄期潜食叶肉,形成白色线状弯曲的潜痕;三龄和四龄前期,将叶缘向叶背卷折,形成卷苞,在苞内咀食叶肉;四龄后期和五龄期,将叶尖反卷成三角苞,匿居三角苞内取食。幼虫老熟后爬至下部成叶叶背结茧化蛹。
茶细蛾危害状
茶细蛾潜叶期
茶细蛾三角包
茶细蛾学名是什么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Caloptilia.theivora.Walsingham,属鳞翅目,细蛾科。三角苞卷叶蛾、幕孔蛾。成虫体长4~6mm,触角丝状,头、胸暗褐色,颜面被黄色毛。前翅狭长,褐色,带紫色光泽,近中央处有1个金黄色三角形大纹达前缘。后翅暗褐色,缘毛长。腹部背面暗褐色,腹面金黄色。雌蛾末节被暗褐色长毛。卵扁平,椭圆形,无色。幼虫乳白色,半透明,口器褐色,单眼黑色,体表具白短毛,低龄阶段体略扁平,头小胸部大,腹部由前向后渐细,后期体呈圆筒形,能看见深绿色至紫黑色的消化道。蛹圆筒形,浅褐色,头顶有1个三角形刺状突起,腹末有8枚小突起。茧长椭圆形,灰白色。
茶细蛾成虫
茶细蛾幼虫
茶细蛾茧
茶细蛾蛹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