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眉寿,七年寿眉有哪些功效

yanqitea 2022-11-29 寿眉 126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各个年龄段在古时候的说法

:婴幼儿时期

:小孩会笑要人提抱的年龄阶段,后指2-3岁儿童

龆龀:小孩换

,后指7-8岁的孩子

:儿童头发不加收束,自然下垂。后指儿童。又称髫岁,

,髫龄,髫发。

:儿童把头发收束起来扎在头顶两旁的

。代指幼年。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

为“

”)。

十三:为13岁。

15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

用的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

起来,并用

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

,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

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

。”(孔子曰:“

,五十而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

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

。古时男子

行加

,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

(又“

”)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古人二十岁行

,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

”。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

):因为“

。”(孔子曰:“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所以后代称30岁为“

”。

: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后代称40岁为“

”。

: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

、还历之年、

: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

”。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

以上。

花甲:

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

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

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

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

”,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

”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

,用

,错综搭配,六十年

: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

。由于按

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

。”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

”。

古稀寿:指70岁

。源于杜甫“

”的诗句。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

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

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

耄耋:耄[mào],《

·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

·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

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指百岁高寿。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

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

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

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

: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

。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老人过寿祝福成语

老人过寿祝福成语

老人过寿祝福成语,家里的长辈,老人过大寿是要比较重视的,作为小辈的我们当然要送上祝福,那说什么祝福老人过寿比较好呢?我们今天来一起看看那些老人过寿祝福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老人过寿祝福成语1

一、寿比南山 [ shòu bǐ nán shān ]

释义: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出处:《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译文:就像月亮恒久不变的样子,就像太阳从天空升起的样子。就像南山的长久一样,不会改变不会变化。

二、万寿无疆 [ wàn shòu wú jiāng ]

释义:祝颂健康长寿。《诗经·豳风·七月》:“陟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译文:先祖传话祝福你,寿无止境万年长。

三、百龄眉寿 [ bǎi líng méi shòu ]

释义: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

出处:唐·虞世南《琵琶赋》:“愿百龄兮眉寿,重千金之巧笑。”

译文:愿您长命百岁,愿千金讨您欢笑。

四、福寿绵绵 [ fú shòu mián mián ]

释义:福多寿高。是祝颂之辞。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则愿的哥哥福寿绵绵,松柏齐肩者。”

五、福寿齐天 [ fú shòu qí tiān ]

释义: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出处: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六、万寿无疆 [ wàn shòu wú jiāng ]

1. 【解释】: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2. 【出自】:《诗经·小雅·天保》。

3. 【示例】:“谢天谢地,穷人现在每天能吃三顿饭了,我希望他万寿无疆”。

七、海屋添筹 [ hǎi wū tiān chóu ]

1. 【解释】: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2. 【出自】: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

3. 【示例】:清嘉庆年间的“紫地粉彩海屋添筹双耳瓶”,设色精致华丽,颇有清中期宫廷山水画之神韵。

八、长生不老 [ cháng shēng bù lǎo ]

1. 【解释】: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2. 【出自】:《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

3. 【示例】: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结果只是枉费心机罢了。

九、反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1. 【解释】: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2. 【出自】:汉·史游《急就篇》。

3. 【示例】:一位年轻战士,穿越至金魔大陆,反老还童,一步步步入强者,保卫大陆,抗击邪魔。

10、长命百岁 [ cháng mìng bǎi suì ]

1. 【解释】: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2. 【出自】:元·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

3. 【示例】:秦我们终究会死。所以我们的人生目标不该是长命百岁,而应该做点自己想做的。

老人过寿祝福成语2

1、祝愿xx健康美丽 开心久久 福如东海 金玉满堂

2、祝愿xx龙马精神 开门大吉 吉祥如意 意气风发

3、祝愿xx好事连连 寿与天齐 蒸蒸日上 花开富贵

4、祝愿xx万事如意 事事顺心 福寿安康 笑口常开

5、祝愿xx一帆风顺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工作顺利

6、祝愿xx丰财聚宝 招财进宝 金玉满堂 恭喜发财

7、祝愿xx誓约同心 喜缔鸳鸯 缔结良缘 盟结良缘

8、祝愿xx富贵双全 双喜临门 五福临门 六六大顺

9、祝愿xx步步高升 长命百岁 恭喜发财 一帆风顺

10、祝愿xx鹏程万里 门迎百福 瑞气盈门 旭日东升

11、祝愿xx日新月异 财源滚滚 百年好合 必定如意

12、祝愿xx丰财聚宝 文定吉祥 鸳鸯璧合 姻缘相配

13、祝愿xx吉祥如意 万事亨通 万象更新 合家欢乐

14、祝愿xx福禄寿喜 似锦如织 快快乐乐 芳草永绿

15、祝愿xx生意兴隆 财源广进 好事连连 花开富贵

万年眉寿,为什么叫“眉寿”?

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60岁的古文是花甲,那70岁的古文是什么?

七十至八十岁在古代称分别为:

古稀:指10岁,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出处:唐代·杜甫《曲江二首》

原文: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耄[mao]耋[die]:均指八九十岁。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称谓

垂髫之年:泛指儿童。因为古代小孩头发下垂,由此引申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指十岁以下的儿童。

幼学:指十岁的儿童。

金钗之年:指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指女孩十三岁。

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古代从出生到90岁的称谓

1 0-1岁 孩提、襁褓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2 2-3岁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3 7岁(女) 髫(tiaoˊ)年 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4 8岁 童龀[chèn]、总角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5 9岁 九龄 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语出《礼记》。

6 10岁 黄口 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 12岁(女) 金钗之年 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8 13岁(女) 豆蔻年华 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也用于比喻处女。

9 13-15岁(男) 舞勺之年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10 14岁(女) “二七”之年 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1 15岁(女) 及笄或笄年 “笄”[jī],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

12 15(男) 束发、成童、志学 男子15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角)束成一髻叫做“束发”,束发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

13 15-20(男) 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14 16岁(女)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15 18岁(女) “二九” 女子18岁可称“二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6 20岁(男) 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男子20岁称“弱冠”。典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进一步注解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

17 20岁(女) 桃李年华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18 24岁(女)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19 至婚嫁年龄(女) 摽梅之年 比喻女子适婚年龄。而多误写为“标梅之年”。

[摽梅]谓梅子成熟后落下来。后因用“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的年龄。摽梅中的“摽”读作“biào”,摽梅”指“落梅”摽梅之年古意中是指适合出嫁之年。

20 30岁(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30岁称“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21 30(女) 半老徐娘 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22 4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孔颖达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

23 50岁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等。50岁又称“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50岁又称“知命”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

24 51岁 “开六” 古人称老年人年龄进入一个新阶段谓之“年开”。十年为一秩,开六即第六秩的开始。况周颐所著《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岁曰开七。”

25 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后来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称60岁。

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杖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

26 61岁 开七、华甲 华甲的甲,即甲子的甲,华字的繁体字可分为六个十字和一个一字,所以称61岁为“华甲”。

27 64岁 破瓜 因瓜字可分为“八八”两字,取八八六十四之意,故用为64岁的代称。

28 7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

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悬车”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岁时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而悬车。

29 71岁 开八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30 77岁 喜寿 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所以这么称呼。

31 80岁

望八、杖朝之年

韩愈《司业文》:“逾七望八,年熟非翁,在君无憾,我竟不充。”80岁还称为“杖朝”。语出《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意谓八十岁可以拄杖出入朝廷。后来就把“杖朝”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32 88岁 米寿 因米字可以分为八十八三个字,所以称八十八为米寿。

33 80-90岁 耄耋之年 耄耋(mào dié)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尢以九十岁称谓多。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34 90岁 望九、鲐背之年 明人吴晋《与林茂之前辈书》:“先生以望九之年,犹灯下书头字。”九秩、九龄、鲐背(台背、驼背)之年、鲵齿之年、黄耈之年、黄发之年、眉寿之年、冻梨之年、齯:90岁。

35 100岁 期颐、人瑞 100岁“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解说:“期颐,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期待的“期”就是需要的要。

36 人死时的年龄称为“终年”、“卒年”或“落年”。其中“落年”不大常见。宋人罗泌所著《路史后记七小昊》曰:“小昊青阳氏……在位八十有四载,落年一百有一。”小青阳氏,指传说中黄帝的儿子之一,东夷集团的首领。

拜年成语给妈妈的有哪些,幽默有趣一点的(60字以内)?

给母亲的牛年新年成语

1、一帆风顺、金玉满堂、五福临门、万事顺利

2、吉祥如意、百业兴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3、万事顺意、幸福美满、官运亨通、美梦连连

4、气壮山河、仁心良术、和气至祥、国光蔚起

5、大显身手、百家有福、恭喜新禧、欣欣向荣

6、天高地阔、人寿年丰、天开淑景、人乐丰年

7、长命百岁、鼎新革旧、春盈四海、富国利民

8、芳草迎春、江山秀丽、人物风流、江山如画

9、吉祥如意、万事顺利、荣华富贵、一帆风顺

10、官运亨通、美梦连连、万事顺利、荣华富贵

11、香飘四季、一生幸福、繁荣社会、杏林春满

12、富丽堂皇、庆云跃日、荣华富贵、生意兴隆

13、五福临门、万事顺利、万事顺意、六蓄兴旺

14、政策归心、恭喜发财、高第莺迁、余钱多多

15、福如东海、莺迁乔木、恭贺新喜、实干兴邦

16、平安无恙、吉庆有余、百花献瑞、百花齐放

17、白头偕老、花迎春光、美好未来、鱼水和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