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诗经 信南山
- 2、唐诗生日古诗祝福语
- 3、跪求古文翻译~ 急 !!!
- 4、古代关于老年福寿的诗句
- 5、眉寿是多少岁?
诗经 信南山
《诗经: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既沾既足。
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
享于祖考。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
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注释:
1、信:即伸,延伸。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2、维:是。禹:大禹。甸:治理。
3、畇:平整田地。畇畇,土地经垦辟后的平展整齐貌。原隰:泛指全部田地。原,广平或高平之地;隰,低湿之地。
4、曾孙:后代子孙。朱熹《集传》:曾,重也。自曾祖以至无穷,皆得称之也。相当于《楚茨》中所称孝孙,故又作为主祭者之代称。田:垦治田地。
5、疆:田界,此处用作动词,划田界。理:田中的沟陇,此处亦用作动词。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细分其地亩。
6、南东:用作动词,指将田陇开辟成南北向或东西向。
7、上天:冬季的天空。《尔雅-释天》:冬曰上天。同云:天空布满阴云,浑然一色。
8、雨雪:下雪,雨作动词,降落。雰雰:纷纷。
9、益:加上。霢霂:小雨。
10、优:充足。渥:湿润。
11、沾:沾湿。
12、埸:田界。翼翼:整齐貌。
13、彧彧:同郁郁,茂盛貌。
14、穑:收获庄稼。
15、畀:给予。
16、庐:房屋。一说芦之假借,即芦菔,今称萝卜。
17、菹:腌菜。
18、皇祖:先祖之美称。
19、祜:福。
20、骍:赤黄色栗色、的马或牛。牡:雄性兽,此指公牛。
21、鸾刀:带铃的刀。
22、膋:脂膏,此指牛油。
23、苾:浓香。
译文:
终南山山势绵延不断,这里是大禹所辟地盘。
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齐,后代子孙们在此垦田。
划分地界又开掘沟渠,田陇纵横向四方伸展。
冬日的阴云密布天上,那雪花坠落纷纷扬扬。
再加上细雨溟溟蒙蒙,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
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
田地的疆界齐齐整整,小米高粱多茁壮茂盛。
子孙们如今获得丰收,酒食用谷物制作而成。
可奉献神尸款待宾朋,愿神灵保佑赐我长生。
大田中间有居住房屋,田埂边长着瓜果菜蔬。
削皮切块腌渍成咸菜,去奉献给伟大的先祖。
他们的后代福寿无疆,都是依赖上天的佑护。
祭坛上满杯清酒倾倒,再供奉公牛色红如枣,
先祖灵前将祭品献好。
操起缀有金铃的鸾刀,剥开牺牲公牛的皮毛,
取出它的鲜血和脂膏。
于是进行冬祭献祭品,它们散发出阵阵芳馨。
仪式庄重而有条不紊,列祖列宗们欣然驾临。
愿赐以宏福万寿无疆,以此回报子孙的孝心。
赏析:
这首诗与《小雅-楚茨》同属周王室祭祖祈福的乐歌。但二者也有不同:《楚茨》言以往烝尝,乃兼写秋冬二祭;而此篇单言是烝是享,则仅写岁末之冬祭,而且它侧重于对农业生产的描画,表现出周代作为一个农耕社会的文化特色。烝祭是一年的农事完毕以后的最后一次祭典,周人以农立国,奉播植百谷的农神后稷为始祖,那么在这年终的祭歌中着力歌唱农事,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毛诗序》称:《信南山》,刺幽王也。不能修成王之业,疆理天下,以奉禹功,故君子思古焉。此序与《楚茨》的诗序一样,都属牵强附会之说。姚际恒评此诗曰:上篇按指《楚茨》铺叙闳整,叙事详密;此篇则稍略而加以跌荡,多闲情别致,格调又自不同。《诗经通论》概括颇当。
此诗对于研究古代的井田制也有参考价值。井田之制因其年代久远,难以稽考,后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诗则提供若干讯息。诗首章言: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南山指终南山,诗人是在描述周代的京畿地区。在诗人看来,这畿内的大片土地就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开辟出来的。毛传训甸为治,而郑笺则落实为:禹治而丘甸之。丘甸即指田地划分中的两个等级。《周礼-地官-小司徒》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因而郑笺等于坐实井田制起源于夏代。孔疏承郑笺之说,谓是则三王之初而有井甸田里之法也,是则丘甸之法,禹之所为。尽管有的学者认为大禹治水未及丘甸其田也。且井邑丘甸出调法,虞夏之制未有闻焉孔疏引孙毓说、,但郑、孔之说也不无参考意义。
首章末二句云: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也值得注意。疆理田土也是古代井田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孟子-滕文公上》云: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可见古人对经理田界是非常重视的。毛传释此诗云: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有的学者解释得更为具体,如王安石说:疆者,为之大界;理者,衡从横纵、其沟涂。《吕氏家塾读诗记》引、吕氏又引长乐刘氏说云:疆谓有夫、有畛、有涂、有道、有路,以经界之也。理谓有遂、有沟、有洫、有浍、有川,以疏导之也。刘氏之说当是依据《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这里所谓南东其亩也与井田制有关。此句指顺应地形、水势而治田,南指其田陇为南北向者,东则为东西向者,此即《齐风-南山》所云衡从其亩。郑笺释曰:衡即训为横。韩诗云:东西耕曰横。从韩诗作由,云:南北耕曰由。《左传-成公二年》载:晋郤克伐齐,齐顷公使上卿国佐求和于晋营,晋人要求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也就是使齐国的陇亩全部改为东西向,这样晋国一旦向齐国进兵,就可长驱直入。国佐回答晋人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国佐引此篇为据,说明先王当初定田土之疆界是根据不同的地势因地制宜的,既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的田陇,如今晋国为了军事上的便利而强令齐国改变田陇的走向,是违反了先王之道。此事又见诸其他典籍,但情节上有些出入。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云:晋文公伐卫,东其亩。《吕氏春秋-简选、云:晋文公东卫之亩。郭沫若引成公二年事云:这也正好是井田的一种证明。因为亩道系以国都为中心,故有南北纵走与东西横贯的两种大道。南北纵走的是南亩,东西横贯的就是东亩。《诗》上所说的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就是这个事实。这些资料好像与井田制并无直接关系,而其实它们正是绝好的证明。《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评》
此诗第四章中的中田有庐,说者也以为与井田有关。《吕氏家塾读诗记》引邱氏说云:公田百亩内,除二十亩为八家治田之庐。又引董氏曰: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每家庐舍二亩半。按《孟子-公孙丑上》述井田云:方里而井,井凡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榖梁传-宣公十五年》称:古者三百步为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范宁注:此除公田八十亩,余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除二十亩,家合二亩半为庐舍,八家共居。《韩诗外传》载: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八家为邻,家得百亩。余夫各得二十五亩。家为公田十亩,余二十亩共为庐舍,各得二亩半。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招,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足以其民和亲而相好。《诗》曰:中田有庐,疆埸有瓜。以上诸说大同小异,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公田中有八家共居的庐舍二十亩。说诗者多从其说,但笺疏别有所解。郑笺云:中田,田中也。农人作庐焉以便其田事。孔疏云:古者宅在都邑,田于外野,农时则出而就田,须有庐舍,于田中种谷,于畔上种瓜,所以便地也。按笺疏之说,田中的庐舍成了农民在地里干活时的临时住所了。到了郭沫若,干脆推翻旧说,以为庐与瓜为对文,庐也当为植物,故庐为芦之假借,正如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台、莱、瓜、壶均为植物一样。郭氏别出心裁,也可聊备一说《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
诗经 节南山
《诗经: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
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注释:
1、节:通巀。长言之则为巀嶭,亦即嵯峨。
2、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
3、师尹:大师和史尹。大师,西周掌军事大权的长官;史尹,西周文职大臣,卿士之首。
4、具:通俱。
5、惔:炎的误字,火烧。
6、卒:终,全。
7、何用:何以。何因。
8、有实:实实,广大的样子。《经》中形容词、副词以有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猗:同阿,山阿,大的丘陵。
9、荐:再次发生饥馑。瘥:疫病。
10、憯:曾,乃。
11、氐:借为榰,屋柱的石磉。
12、均:通钧,制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转轮盘。
13、毗:犹裨,辅助。
14、吊:通叔,借为淑,善。昊天:犹言皇天。
15、空:穷。师:众民。
16、式:应,当。夷:平。已:依全诗前后及此处文义,今理校为己,义为以身作则。
17、殆:及,接近。
18、琐琐:互相连结成串。姻亚:统指襟带关系。姻,儿女亲家;亚,通娅,姐妹之夫的互称。
19、膴仕:厚任,高官厚禄,今世所谓肥缺。
20、佣:通融,明。
21、鞠讻:极乱。讻,祸乱,昏乱。
22、惠:通慧。
23、戾:暴戾,灾难。
24、届:临。
25、阕:息。
26、式月斯生:应月乃生。
27、成:平。
28、卒:通悴。
29、牡:公牛,引申为雄性禽兽,此指公马。
30、项领:肥大的脖颈。
31、蹙蹙:局促的样子。
32、茂:盛。恶:憎恶。
33、矛:通务,义为侮。
34、怿:悦。
35、覆:反。正:规劝纠正。
36、家父:此诗作者,周大夫。诵:诗。
37、讹:改变。
38、畜:养。
译文:
那嵯峨终南山上,巨石高峻而耸巅。
权势显赫的太师史尹,民众都唯你俩是看。
忧国之心如火炎炎,谁也不敢随口乱谈。
国脉眼看已全然斩断,为何平时竟不予察监!
那嵯峨终南山上,丘陵地多么广阔。
权势显赫的太师史尹,执政不平究竟为何?
苍天正又一次降下饥疫,死丧和祸乱实在太多。
民众言论中不再有好话,你们竟还不惩戒自我!
你们史尹和太师二人,原该是咱周室的柱石。
掌握了国枢的钧轮,四方诸侯靠你们维系,
大周天子靠你们辅佐,也使人民踏实心不迷。
老天爷实在太不良善,不该断绝人民的生机。
处事不诚心不亲自办理,百姓对你们就不相信。
不咨询耆旧不晋用少俊,岂不是欺罔了君子正人?
施政应当平等应当躬亲,不应该与那些小人接近;
瓜葛不断的裙带姻亲,不应该偏袒而委以重任!
老天爷真是不光明,降下如此的大祸乱。
老天爷实在不聪慧,降下如此的大灾难。
君子执政如临渊履冰,才能使民众心安。
君子执政如碗水持平,憎恶忿怒才能被弃捐。
老天爷实在太不良善,祸乱从此再无法平定。
一月连着一月竞相发生,使庶民从此无法安宁。
忧国之心如醉酒般难受,有谁能掌好权平理朝政?
如不能躬亲去施政,悴劳的仍是众百姓。
驾上那四匹久羁的公马,这四马都有肥大的脖颈。
我举目四望到处是祸乱,局促狭小无处可以驰骋。
当你们之间恶感正烈,你们彼此就倾轧不歇。
既已怒火平息回嗔作喜,又像宾主般互相酬酢。
老天以灾祸显示不平,我王天子也不得康宁。
太师史尹不自惩邪心,反而怨怒人们对其规正。
我家父作此一篇诗诵,以追究王朝祸乱的元凶。
该改变改变你们的邪心,以求德被四方万邦齐同。
赏析:
此诗亦简称《节》。关于其时代背景和作年,历来有宣王时三家诗、、幽王时《毛诗序》、、平王时韦昭、和桓王时欧阳修、诸说,但诗既以终、南山起兴,则不应写的是周室东迁后事。考虑到宣王时虽用兵频繁,但毕竟号称中兴,与诗中描写的势臣跋扈、政权腐朽之情事不合,因此其事当在幽王时代。又《小雅-节南山之什》的前五篇哀怨忧愤,非经历国亡家破之大惨痛者不能发。《节》既有天再降饥馑、瘟疫、四方不宁及国既卒斩,《正月》又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雨无正》也有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和宗周既灭等,因而可知诸诗大致作于东、西周之交,幽王末平王初。至于《节》所指责的对象则是幽王及其权臣。前人屡辩诗旨是剌王还是刺尹,甚为无谓。总因古代君臣名分颇严,论者又往往横亘一诗可以怨或一《小雅》怨诽而不乱之念于胸中,因之便有不同的先入为主之念在作怪。今就诗论诗,直刺师尹,颇为鲜明;而一再怨望昊天,又借以指责天子。
关于师尹,自毛传以来皆解作大师尹氏,至王国维始辨析其为二人,即首掌军职的大师和首掌文职的史尹。观《大雅-常武》中大师整六师、尹氏及其属戒师旅,则大师统军而尹氏监军,对照《节》诗首章,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正合于军国主义背景,偏于责师;而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乃监察司之失职,偏于斥尹。
全诗十章,共分三部分。首二章以南山起兴,以象征二权臣。以山之险要象征其权之枢要,又以山之不平联系到二臣秉政不平。结合篇末昊天不平,我王不宁的呼应来看,天怒人怨,总由师尹秉政不平使然,故不平二字为全篇眼目。只是第二部分却一再将不平不夷、与不己不自为政、并提而责难,推思其义,全诗是指斥师尹失政在不能持平夷、,而要持平则又须事必躬亲己、,因而全诗结构是起于夷平、终于夷平、而介于己。
首章点出不敢戏谈以致国既卒斩;二章点出昊天再降饥疫以致丧乱弘多,民众无法存活,从而不敢戏谈之高压失控,遂而民言无嘉。一章言人祸,二章言天灾,由时间及顺序暗示天灾实人祸所致,人间暴戾上干天怒所致,此即第一部分的要害。
从第三到第六共四章为第二部分。在上两章铺垫的基础上,三章进一步点明师尹之害人害天,天再施报于人,人民双重遭殃。诗可以怨,怨而至天,亦已极矣!
四、五两章句式排比,结构整齐而又不乏疏宕之美。四章围绕夷己二字正反展开,既为师尹说法,更为一切秉政者说法,三十二字可铭于座右,可镌于通衢。五章昊天不佣融、昊天不惠慧、二解是刺,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平、二解是美,也是对师尹说法。两章排比、对比之势,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诗人的责怨之情也推到了高潮。
六章承上启下,由怒转叹。
统观第二部分四个章节,结构颇为讲究:五、六章既以昊天不佣昊天不惠和不吊昊天以上应第三章的不吊昊天,又以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和谁秉国成平、夷、、不自为政不己、以上应第四章的式夷式已,可见此部分是以怨天和尤人双向展开而又并拢合承,甚耐玩味。
第七、八、九、十章为第三部分。变每章八句为四句,于音乐为变奏。于诗情为由怨怒转悲叹。唯七、八两章疑有错简而当易位:前方茂尔恶章言师党与尹党既相倾轧又相勾结,以见朝政难革;后驾彼四牡章言无奈之下只有往奔四国避乱或求诸侯勤王、,然而四方亦不可往,蹙蹙靡所骋。诗人说:既然宗周与四国皆被师尹扰乱,国已不国,今日上干天怒,下危人主,尽管师尹不自责己而反怨怒匡正,我身为大夫,也只有勇作诗诵,以究王讻,成此一篇檄文,为来者垂诫了!
诗经 南山有台
《诗经: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注释:
1、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2、莱:藜草,嫩叶可食。
3、只:语助词。
4、杞:枸杞。
5、德音:好名誉。
6、栲:树名,山樗,俗称鸭椿。
7、杻:树名,檍树,俗称菩提树。
8、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9、茂:美盛。
10、枸:树名,即枳椇。
11、楰: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12、黄耇:毛传:黄,黄发;耇,老。
13、保艾:保养。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
君子真快乐,为国立根基。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
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
君子真快乐,人民好父母。
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
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
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
君子真快乐,那能不长寿。
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赏析:
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终南山
王维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及注释】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赏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唐诗生日古诗祝福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若是逢年过节再加上各种纪念日,算起来有仪式感的日子不少。从不强求他人为自己过节,不是真心强求无意。但生而为人的日子总是意义特殊些,一年一次的重要日子。真心真意祝自己生日快乐。
在浩瀚的古诗词里,祝贺生辰的作品很多,但多是堆砌金雕玉琢的吉利话,少见熨帖人心的情意,可能是社会风气、场合环境所致。
我选了五首喜欢的生日诗词,送给自己,也分享给大家。
一、《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五代十国.南唐)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喜欢的人是7月末生日,自己2月初备好了这首词。这首是祝酒陈愿词,爱人过生日,女子说了三个祝愿:祝爱人长寿;祝自己身体健康,能与他偕老;以梁燕双栖为喻,祝两人能恩爱不变、长相厮守。
《长命女》是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春日、绿酒、梁上燕都是很美好的意象,言简情深,女子的细腻和深情不言而喻。这首词有民歌情调,通俗易懂又不失清丽,很适合女生赠人。
二、《为妻作生日寄意》 李郢(唐)
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金凤对翘双翡翠,蜀琴初上七丝弦。
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应恨客程归未得,绿窗红泪冷涓涓。
这是一首书信题材的生日诗,首联中,诗人想着妻子是农历二月生日,生日当天恰是仲春好时节,鹅黄新芽的柳枝在风中摇曳,清晨的薄雾丝丝缕缕飘散,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派花团锦簇好风光。美丽的妻子精致庄重地妆扮自己,妆后弹琴,琴音袅袅却没有自己的爱人在旁欣赏,心中又是思念又是哀怨,不禁落下泪来。
全诗作者都是站在妻子的角度,细腻的描写反衬出诗人对妻子的欣赏、思念和歉意。生日礼物贵重与否并不要紧,可贵的是那份有记挂在心的情意,和你的失落、思念我都明白的默契和知心。诗人如此真诚,情深可见。
三、《诗经.豳风.七月》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几千年,这首会不会是现存最早的祝寿词了。介,意为祈求。眉寿,长寿的人眉毛也长,意为长寿。
这首可以送给长辈,祝愿万寿无疆。
四、《鹊桥仙·自寿二首 其一》 刘辰翁(宋)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这是词人写给自己的祝寿词,共两首。相较于另一首的奇幻瑰丽,这一首更清新接地气些。大家会注意到,很多祝寿词里都有“初度”。初度,代指生日,源自屈原《离骚》中的"皇览揆余初度兮"。年年去路,词人想起了逝去的年年岁岁,后面都是词人的回忆。温暖的是,词尾写给自己贤惠的妻子,妻子在寒夜中织布等待丈夫归来,但寒风裹挟着冷雨拍打在小窗棱上,显得凋零疏落。
五、《浣溪沙.四之三》 张纲(宋)
象服华年两鬓青。喜逢生日是嘉平。何妨开宴雪初晴。
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满堂欢笑祝椿龄。
象服,古代后妃、贵夫人所穿的礼服,上面绘有各种物象作为装饰。金凿落,黄金镂空的雕花酒杯。椿龄,典出《庄子集释》的“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意为长寿。
想起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明兰。寿星是一位年轻的贵夫人,全篇洋溢着欢乐高贵的气氛。稍作改动送给亲朋好友祝寿都很合适。
跪求古文翻译~ 急 !!!
1.雅有当世之志,而於吏事尤不苟
【今译】素来怀有当权治世的大志,并且对于政务尤其一丝不苟。
【注释】雅:平素;素来;一向。
(“吏事”有时指刑狱之事。因未提供出处,又没有上下文,不好判断。)
2.(上文:癸酉,祫於太庙,大赦。)男子百岁以上者特推恩命, 民父母年八十以上复其一丁。
【出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
【今译】(上文:宋仁宗宗嘉佑四年十月癸酉日,皇帝在太庙里对历代先祖进行大祭,大赦天下。)男子百岁以上的,特别在官爵、赦罪等方面对其广施恩惠。百姓父母年龄达八十岁以上的,免除他家一名壮丁的徭役。
【注释】祫:古代天子或诸侯把远近祖先的神主集合在太庙里进行祭祀。 恩命:谓帝王颁发的升官、赦罪之类的诏命。 复:免除。
3.尔等皆我四朝遗老,涵泳仁化,为日久矣! 遂介眉寿,郡国以名来上,朕何爱一官,不以为尔宠乎?
【今译】你们都是我身边经历四朝的老臣,沐浴(四代皇帝的)仁慈教化,时日已经很久了!于是祝贺(你们)高寿。地方上将(你们)名字报上来,我为何吝惜一个官职,不拿来作为你的荣耀呢?
【注释】涵泳:浸润,沉浸。原意为潜泳。 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这里的意思可能是后者,要依其时代确定。 介眉寿:眉寿,高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多为祝寿之词。介,“助”之意。介眉”、“介寿”、“介眉寿”都是祝寿之词语。 宠:荣耀。
4.左司外郎陈捐言费当出朝廷故也。
【今译】(这就是)左司外郎(官名)陈捐(人名)说费用应当出自朝廷的缘故啊。
5.然吾闻五(吴)道子书(画)鄷都之变,都人不敢屠宰者累月,夫人固不可以法胜,而可以理动者,庖宰可罢,况其天性之爱乎?是未可以厚诬斯人,而县断其必不可告也。
【出处】宋•朱松(朱熹之父)《谕民戒溺女文》。
【全文】自予来闽中,闻闽人不喜多子,以杀为常,未尝不恻然也。无故杀子孙,官有法甚明,顾牵于习俗之昏,则虽有法而不能胜。夫法有所不能胜,则亦何俟于吾言。然吾闻吴道子画酆都之变,都人不敢屠宰者累月。夫人固不可法胜,而可以理动者。庖宰且可罢,况其天性之爱乎,是未可以厚诬斯人而悬断其必不可告也。虽然予文之不工,岂能使人读之耸然如见道子之画哉,其亦区区之意有所不能已也。他日将有语其子孙者,曰:“活汝者新安朱乔年也。”或由此也。
【题目涉及部分今译】然而,我听说吴道子画“鄷都之变”(即《地狱变相》图)。京城中的人几个月不敢屠宰牲畜。人固然不能用法律镇服,但却可用情理来感化。(人受到感化,)在厨房中宰杀牲畜的事尚且可以停止,何况那出于人的天性而产生的(父母对子女之)爱呢?因此不能这么重地诬谤这些人,而凭空臆断他们一定不可教化。
【注释】吴道子画“鄷都之变”:道教称酆(丰)都县为阴曹地府之所在地,酆都大帝是阴府地狱的主宰者。变,变现之意。将地狱之各种景象以绘画之方式示现出来,称为地狱变,用以劝善惩恶。据载,吴道子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景公寺之壁上绘出地狱图相时,令京都之观者皆惊惧而不食肉,两都(指长安、洛阳)之屠夫为此而改行。 县断:即悬断,凭空臆断。县通悬。
6.所有逐人衣服襴鞹欲乞于本司常平头子钱内支给置造,仍乞与免入齐(?)之用。诏依,余路依此。
[此段亦不知出处。《宋史•食货志》有:“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听读,其衣襕于常平头子钱内给造,仍免入斋之用。”(卷178),但与此段区别很大,特别是下文,与“诏依,余路依此”毫不相干。文中“入斋”即入学,“斋”指书斋、学舍。]
【今译】所有受逐之人(不明所指)的下衣、下衣、靴子,想请求由本官署常平仓“头子钱”( 征收租赋和支付钱币时的附加税)内支付购买、制做,还请求免除他们入齐的费用。皇帝下诏依允,令其余各路均依此办理。
【注释】襴: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服装。 鞹:同鞟,1、皮革;2、用皮革包裹;3、靴子,此处应指靴子。 常平:指常平仓,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
头子钱:唐宋官府征收租赋和支付钱币时的附加税。
7.(上文:余为阅法例:凡因灾伤遗弃小儿,父母不得复取。乃知为此法者亦仁人也。夫彼既弃而不育,父母之恩则已绝。若人不收之,其谁与活乎?遂作空券数千,具载本法,印给内外厢界保伍。凡得儿者使自言所从来,明书于券付之,)略为籍记,使以时上其数,给多者赏。且常平分余粟,贫者量授以为资。事定按籍,给券凡三千八百人,皆夺之沟壑,置之襁褓。
【出处】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今译】(上文:我因此阅读了相关法律条例:凡是因为天灾人祸而遗弃的小孩,〈被人收养后〉其父母不得再索取。于是知道了制定此法的也是仁慈的人。那些人既然把小孩丢弃而不养育,那么父母的恩情就已经绝断,如果别人再不收养他们,那么这些小孩又靠谁存活呢?于是,做了数千张空白的契据,把这项法律条例全文记载在上面,印刷给城内城外的保长伍长。凡是得到小孩的人,让他们自己说明小孩是从哪里得来的,在契据上写明交给他们,)并且在簿册上简略记载,让他们按期上报数量,发出契据多的人有赏。并且从常平仓把富余的粮食分出来,酌量发给贫穷的人家,以此作为(收养孩子的)资助。这件事结束以后查考簿册记载,共计发契据给三千八百人,这些数量的孩子都被从填尸沟壑的危险中夺回,而置之于襁褓之中。
【注释】灾伤:由天灾人祸招致的损害。 厢界:城内城外之分界。厢,靠近城的地区。 保: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伍: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沟壑,谓填尸于沟壑,指死亡。 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置之襁褓,指弃儿得到养育、关爱。
8.军据提督官月申,半年类聚申提举司。
【今译】军队(数目)依据提督官(统计)按月申报,每半年分类集中申报于提举司。
9.保明根刷,具名申官,
【今译】负责向上申明,彻底追究,在文件上署名申报官府。
【注释】保明:负责向上申明。 根刷:犹根治。彻底追究;彻底搜求。
10.(上文:秘书郎袁甫出通判湖州,)考常平弊源,以增积贮。核隐产,增附婴儿局。
【出处】《永乐大典〈残卷〉》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婴儿局•录《江州图志》;又见于宋史,文字略异。
【今译】(上文:秘书郎袁甫出任湖州通判,)考察常平仓积弊的根源,以便增加粮食积聚储存;核查隐瞒不报的田产,增设婴儿局。
【注释】隐产:瞒报的田产。 婴儿局:宋代专门的慈幼机构,收养弃婴。嘉定末年,袁甫创于湖州(浙江吴兴)
11. (上文:男女齿二以上,十以下,皆养。养及十二,而能出就衣食者,听。)寒暑予衣,坐卧杂(什)器帐被具,户曹庀之,郡博士提其要,咸定为例。
【出处】《永乐大典〈残卷〉》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录《江阴志•慈幼局记》
【今译】(上文:男女孤儿二岁以上,十岁以下,都养育〈于慈幼局〉。养到十二岁,而能出外谋生的,听之。)寒暑换季时给予衣服,坐具(凳)、卧具(床)、杂用器具、蚊帐、被子,由户曹备办。府学学官列出(这些事项的)要点,一概确定为以后依照实行的常例。
【注释】户曹: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的官署 庀:音pǐ,具备;备办。
古代关于老年福寿的诗句
1. 关于福寿门的诗句
2. 关于福寿的诗句
关于福寿门的诗句 1.关于福寿的诗句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 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 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燕桂谢兰年经半甲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瑶池春不老 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寿域日开祥 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王树盈阶秀 玉树阶前荣衣兢舞金萱映日荣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陈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贤淑七旬人经几度七二风光现出麻姑仙草
导引三摩地应独有三千岁月结成王母皤桃
璇阁数华年恰合蟾圆一度瑶池看桃实预期鹤 耸千春
相夫教子壶范久钦际此欣逢设悦日
积福延龄期颐预卜而今初倍及笄年
萱寿八千八旬伊始
范福九五九畴乃全
设悦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称觞逢此日祝萱 龄百岁有奇
2.与“福寿”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庚寅年二月二十恭贺外祖母九旬又平之高寿》
家贫曾如洗,往事何堪忆。
从来不尤天,每每尝励己。
芥菁甘愈荠,稗薯美如饴。
夕阳汇霞哺,未以羡晨曦。
2.《己丑年腊月初十恭贺老母七十寿辰》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和风浮瑞雪,稚鹊掂梅梢。
百龄慈母健,古稀何言老?
彭祖奉大椿,夕阳无限好!
3.《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生七十古来稀,万紫千红百莺啼。
曾经酷暑汗汲渴,更有严冬让寒衣。
如磐风雨今犹记,备战双秋临大敌。
颐懿而今正由初,童颜鹤发茁无忌!
4.《蟠桃盛会群仙忙》
蟠桃盛会群仙忙,王母寿诞乐吴刚。
嫦娥新拟翩跹舞,桂酿灵芝分外香。
玉帝方来赐云杖,太白斗酒吟诗狂。
借问苍天何恁朗?雷公电母醉龙王。
5.《菩萨蛮·好友祝寿醉》
小山重叠金盏懈,醉英盘颤形环趄。聚首为谁伍?古稀人益儒。
人生浑寓梦,相济通伯仲。朦睇鹊啼时,恰弦梅翘枝!
6.《庚寅年九月十九为舅母祝寿》
甥舅醉旋雍城外,重阳节后喜一旬。
燕去燕来无甘苦,花开花落总是春。
7.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8.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9.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10.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3.形容福寿的句子
【百龄眉寿】: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福寿双全】:既有福分,又得高寿.
【龟鹤遐龄】:遐:长久.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期颐之寿】: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
【人生七十古来稀】: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骀背鹤发】: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4.关于“门”的诗句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魏晋·张华《轻薄篇》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唐·白居易《凶宅》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唐·李白《从军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唐·崔颢《相逢行》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唐·李贺《绿章封事》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唐·李白《关山月》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
——唐·冯延巳《菩萨蛮》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唐·李颀《古从军行》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唐·王昌龄《从军行》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唐·温庭筠《杨柳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北宋·秦观《满庭芳》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 ——南北朝·谢庄《怀园引》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南宋·陆游《关山月》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莫问万春圆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清·王士祯《秦淮杂诗》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唐·秦韬玉《贫女》 读书兼射猎,不屑夷门傍。
——明·柳如是《赠宋尚木》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唐·李白《北风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唐·杜甫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唐·李白《送范山人归太山》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南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5.关于福禄寿的古诗句有哪些
1.《鱼游春水》(李刘)湖南三千里。
百万人家争送喜。元戎初度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3,和气水流山峙。
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崧岳降神,维箕骑尾。
见说君王注倚。问舟楫、盐梅谁是。
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功名多载旗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
家家弦管,年年弧矢。2.《万年欢》(苏氏)日暖霜红,画戟门开,锦筵歌振梁尘。
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象服鱼轩灿烂,喜高年、福禄长新。
承颜处,朱紫相将,更兼华胄诜诜。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
雁字鸳行,雍容高步金门。况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
持芳醑,满酌瑶觞,竞祝遐寿千春。3.《鹧鸪天》(张抡)福善天应锡寿祺。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翁更有椿龄在,馀庆堂前玉树辉。
传世业,长孙枝。捧杯欢见老莱衣。
一阳渐近门多喜,百禄争迎好事归。4.《福诗》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
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
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5.《禄诗》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
禄天万斛身康健,禄享千钟世太平。禄奉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
禄恩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6.《寿诗》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华光自此开。
寿果满盆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6.关于吉祥的诗句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家家户户更进一步 春节祝福 猴岁怀抱幸福走,鸡年腰揣欢喜来.吉祥幸福 春节祝福 竹报平安全家福花开富贵满堂春 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八方秀色 五星高照 六畜兴旺 三阳开泰一室清辉 四海欢腾 二气雍和 两岸连心 龙飞凤舞 一派正气 一堂春色 一元复始月满春盈 两袖清风 七巧良缘 百福骈臻 年逢大有 莺歌燕舞 一帆风顺 庆云兆日日过小康 虎跃龙腾 四季平安 芳草迎春 春盈四海 百业兴旺 春和景丽 梅开五福花漫九州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竹报三多 四时为柄 闻鸡起舞 年年大发 东风解冻万象皆春 跃马争春 岁岁有余 春日载阳 鹊送喜报 鸡鸣晓旦 丹凤来仪 神猴辞岁鸡传佳音 燕舞阳春 金鸡报晓 金凤迎春 五彩声屏,看大千世界.书画琴棋,添几分潇洒.喜四时春色,铺满万里河山.写写诗词歌赋,倾一代风流 金猴辞旧岁,千家万户喜听春消息.雄鸡迎新春,五湖四海欣然披绿装 猴岁吉祥,竹梅报喜报祥至.鸡年幸福,莺燕衔春衔福来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
关于福寿的诗句 1. 关于福寿的诗句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 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 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燕桂谢兰年经半甲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瑶池春不老 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寿域日开祥 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王树盈阶秀 玉树阶前荣衣兢舞金萱映日荣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陈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贤淑七旬人经几度七二风光现出麻姑仙草 导引三摩地应独有三千岁月结成王母皤桃 璇阁数华年恰合蟾圆一度瑶池看桃实预期鹤 耸千春 相夫教子壶范久钦际此欣逢设悦日 积福延龄期颐预卜而今初倍及笄年 萱寿八千八旬伊始 范福九五九畴乃全 设悦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称觞逢此日祝萱 龄百岁有奇。
2. 关于福寿的诗句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 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 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燕桂谢兰年经半甲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瑶池春不老 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寿域日开祥 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王树盈阶秀 玉树阶前荣衣兢舞金萱映日荣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陈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贤淑七旬人经几度七二风光现出麻姑仙草
导引三摩地应独有三千岁月结成王母皤桃
璇阁数华年恰合蟾圆一度瑶池看桃实预期鹤 耸千春
相夫教子壶范久钦际此欣逢设悦日
积福延龄期颐预卜而今初倍及笄年
萱寿八千八旬伊始
范福九五九畴乃全
设悦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称觞逢此日祝萱 龄百岁有奇
3. 与“福寿”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庚寅年二月二十恭贺外祖母九旬又平之高寿》
家贫曾如洗,往事何堪忆。
从来不尤天,每每尝励己。
芥菁甘愈荠,稗薯美如饴。
夕阳汇霞哺,未以羡晨曦。
2.《己丑年腊月初十恭贺老母七十寿辰》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和风浮瑞雪,稚鹊掂梅梢。
百龄慈母健,古稀何言老?
彭祖奉大椿,夕阳无限好!
3.《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生七十古来稀,万紫千红百莺啼。
曾经酷暑汗汲渴,更有严冬让寒衣。
如磐风雨今犹记,备战双秋临大敌。
颐懿而今正由初,童颜鹤发茁无忌!
4.《蟠桃盛会群仙忙》
蟠桃盛会群仙忙,王母寿诞乐吴刚。
嫦娥新拟翩跹舞,桂酿灵芝分外香。
玉帝方来赐云杖,太白斗酒吟诗狂。
借问苍天何恁朗?雷公电母醉龙王。
5.《菩萨蛮·好友祝寿醉》
小山重叠金盏懈,醉英盘颤形环趄。聚首为谁伍?古稀人益儒。
人生浑寓梦,相济通伯仲。朦睇鹊啼时,恰弦梅翘枝!
6.《庚寅年九月十九为舅母祝寿》
甥舅醉旋雍城外,重阳节后喜一旬。
燕去燕来无甘苦,花开花落总是春。
7.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8.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9.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10.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4. 形容福寿的句子
【百龄眉寿】: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福寿双全】:既有福分,又得高寿.
【龟鹤遐龄】:遐:长久.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期颐之寿】: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
【人生七十古来稀】: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骀背鹤发】: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5. 与“福寿”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庚寅年二月二十恭贺外祖母九旬又平之高寿》 家贫曾如洗,往事何堪忆。
从来不尤天,每每尝励己。 芥菁甘愈荠,稗薯美如饴。
夕阳汇霞哺,未以羡晨曦。 2.《己丑年腊月初十恭贺老母七十寿辰》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和风浮瑞雪,稚鹊掂梅梢。 百龄慈母健,古稀何言老? 彭祖奉大椿,夕阳无限好! 3.《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生七十古来稀,万紫千红百莺啼。
曾经酷暑汗汲渴,更有严冬让寒衣。 如磐风雨今犹记,备战双秋临大敌。
颐懿而今正由初,童颜鹤发茁无忌! 4.《蟠桃盛会群仙忙》 蟠桃盛会群仙忙,王母寿诞乐吴刚。 嫦娥新拟翩跹舞,桂酿灵芝分外香。
玉帝方来赐云杖,太白斗酒吟诗狂。 借问苍天何恁朗?雷公电母醉龙王。
5.《菩萨蛮·好友祝寿醉》 小山重叠金盏懈,醉英盘颤形环趄。聚首为谁伍?古稀人益儒。
人生浑寓梦,相济通伯仲。朦睇鹊啼时,恰弦梅翘枝! 6.《庚寅年九月十九为舅母祝寿》 甥舅醉旋雍城外,重阳节后喜一旬。
燕去燕来无甘苦,花开花落总是春。 7.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8.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9.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10.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
6. 老年人福寿诗词
女寿用联
岁寒松晚翠
春暖蕙先芳
慈竹荫东阁
灵萱茂北堂
瑶池春不老
寿域日一祥
萱草凌霜翠
灵芝浥露香
天朗气清延晷景
辰良日吉祝慈龄
蔷薇香送清和月
芍药祥天吉庆花
梅子绽时酣夏雨
萱花称满霭慈云
丹桂飘香开月阙
金萱称庆咏霓裳
宝婺辉联南极晓
斑衣彩舞北堂春
春风绛帐谈家国
绕膝扶床戏子孙
黄花拟节凌秋晚
谏果回甘索味长
萱茂华堂辉生锦帽
桂开月殿曲奏霓裳
恭俭温良宜家受福
仁爱笃厚获寿保年
花发金辉香蜚玄圃
斑联玉树春永瑶池
五十寿
庭帏长驻三春景
海屋平分百岁筹
婺宿腾辉百龄半度
天星焕彩五福骈臻
六十寿
青松翠竹标芳度
紫燕黄鹂鸣好春
玉树阶前莱衣兑舞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
七十寿
金桂生辉老益健
萱草长春庆古稀
八十寿
八秩寿筵开萱草眉舒绿
千秋佳节到蟠桃面映红
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
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
九十寿
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
长春不老添润当称百岁人
设帨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称觞逢此日祝萱颜百岁有奇
百岁寿
桃熟三千瑶池启宴
筹添一百海屋称觞
风范仰坤仪欢呼共祝千秋节
期颐称国瑞建筑应兴百岁坊
横披
蟠桃献寿 星辉宝婺 金萱焕彩
璇阁大喜 婺宿腾辉 萱庭日丽
眉寿是多少岁?
眉寿并不是岁数的意思,一般常用于祝寿或长寿的用语之中,也就是说眉寿一词具有长寿的意思。
“眉寿”是常用词,关於“眉寿”的“眉”是什麼意思,古往今来曾经有过很多不同的说法。应该说正确的答案已在其中,但是现在最为流行的说法恐怕还是旧说。
祝贺别人“眉寿”,实际就是“长寿”,也是古人信奉“天命”,认为“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所以“眉寿”也是“满寿”、“全寿”、“美寿”的意思。
酒介眉寿
《诗经》曰,“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思是说喝酒有助于长寿。古人认为,饮酒的目的在于“借物以为养”,而不能“身为物所役”。唐宋时期,人们喝酒的习俗逐渐完善,日益重视养生。人们开始懂得对不同的酒,采用不同的喝法,同时搭配不同的食物。
通过考古挖掘发现出各种酒器就是很好的例证。与此同时,酒的药用价值被更多挖掘和总结,比如杀虫驱邪、避恶逐秽。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何谓“酒介眉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眉寿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