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白牡丹茶,白牡丹 茶

yanqitea 2022-11-21 白牡丹 283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白牡丹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美容养颜

经常饮用白牡丹茶,有助于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白牡丹茶叶是典型的女性茶,坚持饮用,美容功效比较显著,特别受都市女性的青睐。

2、抗氧化

白牡丹茶富含黄酮成分,黄酮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中和外线和环境污染所生成的活性自由基,喝一杯白牡丹茶叶的保健功效相当于12杯橙汁。

3、抗菌消炎

白牡丹茶具有效杀菌、消炎、抗病毒之保健功效,其杀菌效果比绿茶还要强。据说上等的白牡丹茶杀菌抗病毒能力更强。

4、生津解渴

白牡丹茶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等,经常喝些白牡丹茶,不仅能生津解渴,祛暑解毒,还有助于提神醒脑,令人心旷神怡,更是夏日的最佳茶饮。

5、润肺清热

白牡丹茶有很好的润肺清热功效,常被人们当药使用。在炎热的夏季,常喝白牡丹茶还能有预防中暑、抗辐射。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据当地老农反映,原产地在大湖。水吉原属建瓯县。据《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广袤约三十里。白牡丹为福建特产,1922年政和开始制造白牡丹远销越南,现主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退热祛暑之功,为夏日佳饮  。

白牡丹在1922年以前创制于建阳水吉,1922年以后,政和县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20世纪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白牡丹。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市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牡丹茶

白牡丹是什么茶类

白牡丹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是中国福建省历史名茶。

白茶的种类,白茶有哪些:

第1步依据采摘标可分为芽茶和叶茶。而芽茶又以太姥银茶、白毫银针最为知名。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茶是叶茶的代表。

(1)白毫银针:顾名思义,其为银白色,茶头的部位比较粗壮,一头粗,一头细,犹如一根银白的针,外形非常美丽。白毫银针素有“茶王、美女”之称。白毫银针在冲泡的时候像一个美人般,站立着在水中上下舞动,让人浮想联翩。品尝起来,香味浓郁,带着点甜味,饮白毫银针是一个不错的享受。

(2)白牡丹:白牡丹白茶不仅名字好听,而且也如同其名字一样美丽。特别是冲泡后,嫩绿的叶子上面是白色小芽,就像一朵似开非开的牡丹花,非常高雅。因为白绿相配,故有“青天白地”的美称。白牡丹品尝起来,味道也极好,也是白茶中的佳品。

(3)新工艺茶:还有一个名称就是新白茶。是在白茶原有制作方法基础上,经过轻揉等加工做成的。新工艺茶,味道也独具一色,病情不像其他白茶那样因产量小,而及其珍贵。新工艺茶地产量较大,不仅远销国外,而且也深受国人的欢迎。

(4)福鼎白茶:白茶原产于福鼎地区,而且还有一个传奇故事,传说在唐代,福鼎地区干旱发生瘟疫,病死无数。村中善良估量兰姑千山万苦找到长出一处处绿油油的仙草。据说,生产白毫银针的茶树就是这仙草演化出来的。后来兰姑去世,大家称她为太姥娘。

依据采摘茶树种类的不同,可分为小白、大白、水仙白三种。小白是从福鼎当地一种菜茶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大白白茶是从一种大白茶茶树上采摘的;水仙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也就是水仙白。

白牡丹的传说故事

白牡丹和其它很多茶一样都充满了其传奇色彩,白牡丹的传说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白牡丹的传说,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白牡丹的历史传说

白牡丹是白茶的一个品种,也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相传白牡丹树是由牡丹花变成的,起源于西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牡丹的历史传说。

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经探问一位老者得知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一天毛义梦见了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踊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就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白牡丹茶的传说历史

传说这种茶树是牡丹花变成的。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清廉刚正,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骑白马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于是便向路旁一位鹤发童颜、银须垂胸的老者探问香味来自何处。老人指着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说,香味就来源于它。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建庙修道,护花栽茶。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口吐鲜血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正在万分焦急、非常疲劳睡倒在路旁时,梦中又遇见了那位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问清缘由后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醒来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刚才梦见仙翁说须吃鲤鱼配新茶,病才能治好。”母子二人同做一梦,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破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忽听得一声巨响,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棵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说也奇怪,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且香气扑鼻。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她嘱咐儿子好生看管这十八棵茶树,说罢跨出门便飘然飞去,变成了掌管这一带青山的茶仙,帮助百姓种茶。后来为了纪念毛义弃官种茶,造福百姓的功绩,建起了白牡丹庙,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白牡丹在1922年以前创制于建阳水吉,1922年以后,政和县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20世纪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白牡丹。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市。

白牡丹茶知识详解

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据当地老农反映,原产地在大湖。水吉原属建瓯县。据《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广袤约三十里。1922年政和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白牡丹为福建特产,1922年政和开始制造白牡丹远销越南,现主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退热祛暑之功,为夏日佳饮。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