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受潮的白茶,晒晒还能喝吗
受潮的白茶,晒一晒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夏天的南方,晒太阳反倒更加潮湿闷热,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子,悄悄进入白茶内部,反而会让茶叶品质变得更差。
受潮的白茶,变质的白茶,生出异味的白茶,是没有办法挽救的。
与其纠结如何挽回,倒不如研究为什么会将茶叶存坏,这样更加实在。
参考资料来源:小陈茶事
白茶怎晒制的?
白茶主要是靠太阳晒,七分晒三分焙,不用机器来弄,就靠手工做。吸饱了太阳光,自然也就能喝到“阳光的味道”。
晾晒,学名萎凋,是白茶初制工艺的第一道工序。在萎凋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之后,茶汤变得更鲜爽了,苦涩味降低了,茶也更香了。
萎凋工艺是决定成品茶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不同萎凋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很大。当然,在这里也要加上一个设定: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如茶青品质。但不可否认,要做最好的白茶,关键看萎凋。
日光萎凋(日晒茶)
日晒是白茶最理想的加工方式,品质最优。通过日光萎凋的白茶,光味明显,茶香有花香,茶汤甘甜。后期存放的转化效果最好,转化速度最快。当然,人工成本也是最高的。
室内加温萎凋
茶季如果遇上阴雨连绵,那就只能通过室内萎凋技术解决了。室内加温萎凋的白茶,茶味重,香气浓郁,茶汤的甘甜度偏弱。在这点上,我们不得不说,目前茶业还没办法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呀。
复式萎凋
所谓的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
热风萎凋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不正常气候对白茶品质造成的影响,是日晒萎凋的补充。但另一方面两者结合,能降低纯日晒的人工成本。当然,资深的制茶师傅也能通过这种办法制作出口感不弱于日晒的白茶。
自然陈化出来的老白茶,颜色会变黑吗?
自然陈化出来的老白茶,随着放置年限的不断增长,颜色也会越变越深,由原本的青绿色慢慢转变成褐色,用变黑来形容颜色变换的过程也是可以的。白茶之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是因为口感醇香,而且能够从其中品味出层次感,不仅拥有药香果香,还带着一定的花香。在其中也富含对人们身体有益的黄酮类化合物,因此,这种茶叶还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的功效。
经过陈化的白茶在色泽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开始的时候颜色看上去较为清新,是黄绿色或者青绿色。但是经过几年的成话,它的颜色也会开始慢慢地褪去稚嫩,会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原本的绿色会转变为褐色。存放的时间越久,那么白茶的颜色也会越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越黑的茶在品质上就越好。白茶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所使用的加工工艺是较为传统的,加工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蒸发内部的水分。
在茶树上未经采摘的白茶,在色泽上十分的鲜嫩,苍翠欲滴。经过了传统的烘干工艺之后,仍然会保留原本的绿色,加上表面白毫的覆盖,会呈现出一种雾蒙蒙的感觉,但是在色泽上会更为黯淡。因为烘干之后,白茶内部的色素就会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因此变化不会特别大。对白茶进行加工的过程当中也会格外的注意,不会经过太阳长时间的暴晒。在紫外线强烈的照射之下,白茶的色素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由此就会发黑。
这样的白茶看上去就像是陈年老茶一样,但是其中的味道和有效的营养成分其实已经被破坏了,没有太大的食用价值。所以在选择白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选择一些黑心商家专门做旧后的茶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