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大沁白茶白牡丹怎么煮?
- 2、白茶的制茶工艺有哪些?
- 3、白牡丹是什么茶
- 4、制茶的工序?
大沁白茶白牡丹怎么煮?
用沸水直接冲泡,浸泡大约3分钟即可饮用。
白茶,属微发酵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我国六大茶类之一。
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
品尝方法
1、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2、闻香:嫩香是大山坞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3、赏奇: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三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
4、品评: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
5、添水:待茶汤饮至茶杯的三分之一时,添加开水再饮,一般冲饮三次为宜。
注意事项
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白茶宜常饮,不宜间断。白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白茶的制茶工艺有哪些?
白茶的生产工艺,在六大茶类中唯一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
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采摘、萎凋、烘干、保存,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一、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将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另外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轻摆放,待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二、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等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三、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四、保存
白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李姿筱提供)
福建茶叶的分类及茶叶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福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好品种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茶叶的制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国有六大基本茶类,这六大茶类的加工技术措施,以乌龙茶的加工技术最为精巧,当然品质也以乌龙茶最佳。在六大茶类中,绿茶、黑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的制作过程都是由量变到质变。茶叶的品质内在的变化可以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过程中,将茶树上一片小小的绿叶,制成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香气、不同滋味的茶叶,并让它的自然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茶叶的制作技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其制法与品质一个接近一个。绿茶、黄茶、黑茶的工序一开始是杀青,而白茶、红茶、乌龙茶却是从萎凋开始,六大茶类的制法和品质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但却有着系统的关联。 前面我们读到了适合制造福建乌龙茶的茶树品种,想要把每一种的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具有色、香、味、形的产品,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茶树品种其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而且种植在我省的不同区域,它的自然生长环境不同、季节不同、肥培管理土壤肥力不同,因此要把所有的品种制造好,必须具备“天、地、人、种”这四个因素。“天”指气候、节气、季节,“地”指的是茶树生长的地域,“人”指的是掌握技术的人们,“种”指的是茶树的优良品种。因此需因地、因树合理地进行制造。 什么是福建乌龙茶初制工艺? 福建乌龙茶制造工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方面。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鲜叶→晒青→凉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闽北乌龙茶初制工艺:鲜叶→晒青→凉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采摘鲜叶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鲜叶的采摘是茶树栽培管理的最终收获,也是茶叶制造的开始。乌龙茶采摘鲜叶的要求:要有适当的成熟度,不能像绿茶、红茶、白茶那样采得那么细嫩,但也不能过于粗老,一般要求采一芽三四叶,产区的茶农称“开面采”。 晒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这一道工序对奠定乌龙茶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使鲜叶散失部分水分,更重要的是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晒青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到摇青、杀青、揉捻工序。 凉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三道工序,也是晒青的补充工序。一般在通风阴凉的场所进行。目的使晒青后的鲜叶散发叶内的热量,并继续缓慢地散失水分。
采纳哦
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详细的 谢谢)
按茶的基本分类来介绍:绿、红、青、白、黄、黑六类工艺各不相同。
绿茶的工序:杀青(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然后经揉捻、干燥(按方法分晒青、炒青、蒸青、烘青)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龙井
"色、香、味、形"四绝(色翠、香郁、味甘、形美)
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
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高级龙井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秀尖削,扁平光滑,苗锋显露,色泽翠绿略黄,香气高鲜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高级龙井茶的色泽翠绿或带糙米色,调匀鲜活而油润,汤色碧绿,清澈明亮;香馥如兰,香气鲜爽,清香持久;滋味甘醇鲜爽,醇和可口;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尖削挺秀,大小匀齐,芽毫隐藏,犹如兰瓣。
绿茶杀青技术总结
前言:绿茶属不发酵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而制成,其品质特征为“三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香高、滋味鲜爽,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维生素等。绿茶基本加工工艺是: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鲜叶回厂后,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厚度以7—1O厘米为宜,摊放时间6—12小时,中间适当翻叶。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 ~70%时、叶质变软、发出清香时,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杀青是采取高温常施,散发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杀青利用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应。所以注意在杀青过程中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导制叶色泛黄,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降低绿茶品质。
杀青除极个别高级名茶采用手工杀青,绝大数茶叶杀青采用机械杀青,一般选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机筒径60~80cm,筒长400cm。杀青时,先开启杀青机,同时点燃炉火,使炉筒受热均匀,避免筒体受热不均变形。当筒内有少量火星闪烁时,温度达至200't3~300't3,即投放鲜叶,从青叶投入至出叶约需4~5min,不同等级及不同季节的鲜叶的杀青时间不同,一般说掌握“高温杀青,闷抛结合,少闷多抛,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原则。春茶嫩叶投叶量掌握在150~200kg/h,夏茶老叶投叶量掌握在200~250kg/h。杀青后叶子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梗折不断,手捏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茶香溢出。
(2)杀青技术: 目前各地使用的杀青机,基本上分锅式杀青机、滚筒式连续杀青机、槽式连续杀青机三种。 安徽省使用最普遍的为锅式杀青机。以微85型双灶双锅式杀青机为例,杀青温度应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切忌忽高忽低。—般锅温掌握在220℃~280℃范围内,视鲜叶老嫩与表面水多少而异。晴天嫩叶220℃~230℃,老叶为230℃~240℃;雨水叶为260℃~270℃以上;投叶量一般在5~7千克鲜叶。杀青时间要求高温快速,一般晴天嫩叶7~8分钟,老叶5~6分钟,雨、露水叶10分钟左右。杀青方法应掌握“透闷结合,多透少闷”的原则,一般晴天嫩叶先闷1~2分钟,后透炒到适度;老叶先闷杀3分钟左右,再透炒到适度;雨、露水叶,先透炒,后闷杀,再透炒到适度。杀青到鲜叶变为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用手紧捏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有粘性,并显......
基本的制茶工序是什么?
茶青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制造工序(不发酵茶略前二项,后发酵茶在揉捻后增加渥堆)后制成茶称为初制茶。
白茶都是有哪些
您好!
白茶的种类因采摘标准不同而分为芽茶(太姥银针、白毫银针)和叶茶(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又因其茶树品种不同而分小白、大白、水仙白三类,采自福鼎本地菜茶茶树者称小白,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制成品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制成品称白牡丹;在福鼎本地菜茶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制成品称贡眉、寿眉。以制茶种类说,先有白毫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其中 这里面有四中非常有名气的白茶下面我给大家一一介绍下。
第一种有名气的白茶: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又简称为银针或者是白毫,白毫银针由于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一直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第二种有名气的白茶: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又简称为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新工艺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折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味似绿茶但无清香。
第三种有名气的白茶:白牡丹
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由于白牡丹的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所以才得此美名,白牡丹还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呢!
第四种有名气的白茶:寿眉
寿眉是用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
茶按照制茶工艺分为哪几种茶
按照制茶工艺分为以下几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 *** 毛尖)、烘青绿茶(和平翠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清绿茶(滇绿)。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祁红)和红碎茶(立顿红茶)三大类。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广东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 *** 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饼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红茶的制作工艺是怎么样的呢?和白茶有什么区别吗?主要区别在哪儿?
宜兴红茶是7小时半发孝的茶。主要分布在半山间,和平地。白茶是快速炒制,烘乾,火侯是茶的重点。
白茶品牌都有哪些?
品牌很多,但是要说哪个好确实是很难选择的一件事情,白茶是微发酵型白茶,难做的,现在这个做的最好的就是福鼎那边,福鼎白茶很有名气的,如梅山茶徒,这个就是福鼎那边产的
白茶的种类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白茶:
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乾,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海外侨胞往往将银针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各类白茶名: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白牡丹;寿眉等。
白牡丹是什么茶
白牡丹属于白茶
白牡丹茶是一种出产于中国福建福鼎地区的一种茶叶,是福建地区的地方名茶之一,早在几百年前这种茶叶就已经存在,它是白茶的一种,是白茶中的精品!
白牡丹茶制作原料
1、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
2、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
3、采摘时期为春、夏、秋三季。其中采摘标准以春茶为主,一般为一芽二叶,并要求“三白”,即芽、一叶、二叶均要求有白色茸毛。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序
1、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 --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2、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3、制作工艺关键在于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4、精制时宜以火香衬托茶香,保持香毫显现,汤味鲜爽。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
白牡丹茶的泡法
1、用盖碗泡
准备一个盖碗,取3克白牡丹茶放入盖碗中,用90度的沸水温润后换水,直接加入沸水,盖上碗盖闷泡几十秒即可饮用。第一泡闷泡约45秒即可,之后每泡延长20秒左右最宜。
2、用壶泡
准备一个茶壶,取7到10克左右的白牡丹茶投入茶壶里,加入90度沸水温润后换水,再用100度的沸水闷泡大约45秒即可品饮。
3、用大壶泡
准备一个大茶壶,取10到15g的白牡丹茶放到大茶壶中里,直接用90度的沸水闷泡即可。喝完后再直接加沸水续泡,这种泡法可以从早一直喝到晚。
制茶的工序?
“先从制茶的工序讲起吧”,老陈带着来客走进一家世代产茶的农户王全福的家。王全福说,制茶的第一步,自然是茶叶的采摘了。采摘时,茶叶的嫩度、柔软度、色度、匀度、梗长度均要准确把握。他说,铁观音一年可以采5季,春夏暑秋冬,但尤以秋茶风味最好,也最耐存。采秋茶会在秋分后5天进行,一直持续25天左右,最好的茶在农历寒露前后5天,称为“桂花寒”。采摘时间在中午11时至下午4时之间,因为这时候有一点北风,不会太热,茶叶会较干身,制出的茶才会味更浓。
采摘来的青嫩茶叶不能堆积在一起,以免时间过长而升温,产生化学变化。茶农将它们平铺在尺寸统一的圆形竹筛,放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架子上。紧接就要“晒青”,这道程序也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晒青”之后,依然盛放在通风的茶棚里,为的是“凉青”。隔一段时间,再把茶叶倒进可密封的圆桶状竹具,来回翻滚,名为“摇青”。此时,原本就香气洋溢的茶房,更是释放出阵阵沁人肺腑的浓香,几欲将人熏醉。
进入“炒青”阶段了。炒青灶的造型很独特,像一个横置的大铁瓮,端口朝外,带有类似风扇的转叶。把茶叶搁进去,顺时针搅拌几分钟,再逆时针翻摇,茶叶就纷纷倒了出来。经过一番筛摇、揉捻,把叶片中的枯残部分滤出,清除杂质。然后就是反复的“包揉”、“烘焙”。单单“包揉”这道工序,就要二三十遍以上。茶叶用好几层布包裹起来,借助机器的力量,把它揉成密度极大的球状物。看起来比足球还小,拎起来好重!据说有十来斤。包揉得越紧,制出来的茶叶就越香。最后,再放到温度适中的烘烤箱里转个三五个钟,这就即将大功告成,整个过程长达三天,而且一气呵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