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化州橘红日常饮用方法
化州橘红以驱寒止咳效果好而见著,它的性情比陈皮要猛烈,是出名的急性子。一般来说,寒咳用上能立即见效,老痰用上几天就开始化解,七到十天就可以清除,所以数百年来广为流传。
化橘红目前市面流通的产品以切片为主流,切片以直径3公分以下、厚度约0.3公分为宜,切块和五爪、七爪比较少,都属于大果,从效果来说不及幼果。另外会有朋友喜欢买全果,全果好是好,但整个泡显得有些浪费,回家自己切又未必切得均匀。
化橘红的工艺中药经过文武火炮制,性温燥,利于寒湿而不利于热,之前后台有位朋友说用来清热止咳,是不合适的。即使是作为食品类化橘红的制作,也要经过火焙,仍然是偏性温,不加陈化长期饮用仍然会使人上火。
日常饮用,按照1000毫升水量计算,投2片橘红会比较合适,多了就会苦味明显,有些朋友可能接受不来。
现实中还有一些朋友是一丁点苦都不能够接受的,很多同行建议加蜂蜜调配,其实橘红的苦和平时吃柚子的苦是一个类别的,只要不是放得特别多,不至于很苦很苦,如果放得特别多,蜂蜜也压不住。再者蜂蜜假的太多了,我个人建议还是少放甚至不放为好。
橘红除了单独使用外,还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采用橘红+1的方式。
体质为寒底的,橘红+枸杞、红枣、玫瑰、红茶、熟普、黑乌龙等温性材料,可驱寒暖胃行血;
体质为热底的,橘红+菊花、罗汉果、茉莉花、金银花、铁观音等凉性材料,可清热降火宁神。
体质想保持比较平和,消滞消积的,可以使用化州橘红+新会陈皮,让您每天气定神清、精神爽利。
老白茶加陈皮的功效 老白茶的药用价值
通常我们大家很多人都喝过老白茶,也都知道其功效作用是非常多的,还有一些人会添加一些东西一起泡,那么我们便要了解一下老白茶加陈皮的功效?老白茶的药用价值?
老白茶加陈皮的功效
能够有效预防感冒,治疗风寒。可以起到健脾胃,润肺止咳的功效,陈皮自宋代以来一直被用作药物。在药用方面,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胃、燥湿、祛痰的作用,老白茶加上陈皮还具有美容养颜的神奇功效,有效改善人体肌肤暗黄、斑点多的症状,有极好的保养价值。陈皮老白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这种物质可以起到降低血脂和血压的作用,白茶是六大茶中的瑰宝。福鼎常用白茶消热解毒治病。白茶自闻名以来,受到许多保健人士的喜爱和青睐,尤其是老白茶。许多茶友把白茶作为日常健康饮料,适合春、夏、秋、冬。
老白茶的药用价值
老白茶又叫白金茶,它的药用价值非常高。老白茶有消暑、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等作用,与牡丹皮、生地搭配用于治疗迫血妄行所引起的吐血、肝郁化火等。保护眼睛也是老白茶的重要功能之一。老白茶含有一些天然维生素A,人体吸收这种物质后,可以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被眼睛吸收利用,可以有效防止视力下降,减少夜盲症的发生。老白茶的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去暑,安神定智,改善睡眠,缓解心烦以及焦虑,预防视力下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清肺祛寒,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
老白茶是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
老白茶属于发酵茶中的微发酵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地。老白茶的冲泡法包括盖碗泡法、紫砂壶冲泡、叶底蒸煮法等。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白茶呈灰白色,由于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作为原料,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后茶叶白茸毛保留下来,呈现白色,因此被称为白茶。其中,盖碗泡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投茶(般投茶量为盖碗容量的1/3)、洗茶(醒茶)、冲泡、出汤;紫砂壶冲泡的具体步骤包括温具(用沸水冲洗)、置茶、醒茶(洗茶2-3次)、冲泡(90-95℃沸水为佳)、出汤、分茶、品茗;叶底蒸煮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温具、置茶、冲泡、出汤、分茶、品茗。
老白茶是寿眉好还是白牡丹好
寿眉和白牡丹茶各有千秋,白牡丹的颜值虽比不上白毫银针,但其香味却比银针浓郁,口感比寿眉浓醇,可以说是这两者之间的中间派。单纯从金钱角度来考虑,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之中自然是白毫银针更好,因为白毫银针是最贵的白茶,产量极为有限,超过五年的白毫银针重金难求。白牡丹的新茶带着花香,毫香,茶香尽显清纯,清新,尤其是存放还不到一年的白牡丹,香气还是以花香为主。
陈皮、橘皮、橘红都可以泡水,有哪一些区别呢?
首先如果想喝老陈皮养生,那事先要搞清楚“老陈皮”究竟为何物?
我要说点学术性的,一般我不讲学术,老百姓听不懂,不过这次还是有必要说一下,我发现中医大的学生也搞不清,就当是温故而知新吧!
陈皮作为中药材被称为橘皮,因此陈皮=橘皮:根据今天的标准指是橘以其栽培变种茶枝柑(广陈皮)、大红袍(川陈皮)、温州蜜柑(浙陈皮)、福橘(建陈皮)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饮片又分为“陈皮”和“广陈皮”,上海市中医医院没有广陈皮,电脑输入“橘皮”=“陈皮”。
青皮: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橘红:橘及其栽培变种大红袍、福橘的干燥外层果皮。橘皮(以下当论述药材陈皮皆记录为橘皮)与橘红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留白”,即橘皮把果皮内侧的白膜去除后就称为橘红,从中医的用药规定这是2味药材,功效是有差异的,具体来说橘皮有和解的功效,橘红偏重于理气。古有说法“留白为补,去白为攻”是不正确的,留白非补益而是“和解”,所以无论“橘皮”和“橘红”都非补药!
化橘红: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层果皮。化橘红和橘皮、橘红品种完全不同,虽然都有“橘红”二字,但实际上是2个药材。关于化橘红其实背后还有故事,实际上“化橘红”最初是化州产橘皮,“化州橘皮”化痰效果佳,但是非常难得,有一片值一金的记载。但因其难得,因此当地人将柚皮充当化橘红出售,时至今日反而柚皮成为了化橘红的正规原材料了。因此如果你看到明清医书中记载“化橘红”治痰如神可千万别在临床上一味蛮用哦!医书中的化橘红和今日之化橘红其实并非一物。
老陈皮
梳理了橘皮家族后,我们来聊一聊“老陈皮”!
有人想过为什么陈皮要“老”的好吗?这要从橘皮的药性说起。青皮是橘的未成熟果皮,橘皮为橘的成熟果皮,虽然都是橘但药性有区别。青皮药性燥烈容易伤人正气,橘皮药性较青皮和缓但仍未摆脱其伤人的缺点。因此为了减轻橘皮的副作用,古人采取炮制后长年放置以减轻其燥烈的药性的目的。不过减轻不代表完全没有,因为橘皮为理气药,理气药或多或少都有损伤人体真元的副作用。因此橘皮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放置时间越久它的功效越好,而是副作用越小。要知道老陈皮可不是茅台酒呀,越久越醇香!
橘皮不能单用,需要配合其他药物一起才能发挥作用,橘皮与补药合用则能使滋补的药力不凝滞,便于人体运化吸收。橘皮与攻伐药品合用则能加强功效,但橘皮多用泄人脾胃损害健康。《本草新编》有云:“【橘皮】宜于补药同行,忌于攻剂共用。尙欲一味出奇,未有不倒戈而自败者也。”翻译过来就是橘皮要与补药一起服用,不可与攻伐药品一起运用,如果想用橘皮一味单药出疗效,都是失败的。
在我分析完橘皮之后,各位看一下每天泡“老陈皮”是不是有不少问题存在呢?所以我对朋友说,来让我看过他具体四诊情况才能决定是不是能喝“老陈皮”!
我又来总结啦!
橘皮化痰但并非祛湿,橘皮化痰是依靠理气的功效来化痰的,因为气行则水行,气顺则痰消。但理气药都有损伤正气的缺点。因此气虚的人不能长期服用。
橘皮药性燥,虽然有自称20年的老陈皮,但其燥性只是减弱而不是消失,所有体质偏燥的人不能长期服用。
橘皮虽可化痰,但药性偏温热,因此阴虚燥咳是万万不能服用的。特别是长期抽烟的人也不适宜服用陈皮,抽烟多的肺阴虚居多。
只有痰湿很重并且气血过于旺盛的人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服用陈皮,如果一旦痰湿解决了,再继续长期饮用橘皮,那橘皮就从“治病良药”变成了“致病劣药”了。
原则上“老陈皮”不能单独长期服用,请各位读者理性地对待这一味名药材。偶尔饮用无妨,配合其他药物治病无妨,单独服用是有害无益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