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人平均寿命与白茶,福鼎白茶几年以上算老白茶

yanqitea 2023-02-07 福鼎白茶 253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怎的泡法

福鼎大白茶怎的泡法,白茶是中国六大名茶之一,而且它又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品种,其中福建地区出产的福鼎白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但是有些人对福鼎白茶的泡法却不了解,下面一起看看福鼎大白茶怎的泡法

福鼎大白茶1

白茶是中国六大名茶之一,而且它又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品种,其中福建地区出产的福鼎白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存在,这种茶叶属于发酵茶,而且外形天然素雅,冲泡以后汤色明亮香气诱人。但是有些人对福鼎白茶的泡法却不了解,不知道它怎么冲泡最好喝。

福鼎白茶的泡法

1、煮制法

福鼎大白茶是一种耐泡性特别强的茶叶,平时它可以用高温煮制,得到的茶汤滋味诱人,在煮茶以前可以准备好煮茶的用具,加入温水,然后放入十五克左右的茶叶用大火烧开,再煮三分钟左右,直接过滤取出茶汤,等温度适宜以后直接慢慢品饮就可以。

2、飘逸杯泡法

福鼎大白茶平时还可以用飘逸杯进行冲泡,冲泡时可以取五克左右的.茶叶放到飘逸杯中,然后冲入九十度以上的开水,冲水以后三十秒就要把茶汤倒掉,然后再次冲水,一分钟以后把茶汤倒出,这时再慢慢品饮就可以。

3、大壶泡法

有些人喜欢全天喝白茶,这时就可以选择大壶泡法,在泡茶时可以选择大点的茶壶,把十五克茶叶投入茶壶以后,再冲入九十度以上的开水,五分钟以后出汤,在茶汤倒出三分之二以后再及时续水,这样就可以满足大家从早喝到晚的需要了。

4、盖碗泡法

福鼎白茶还可以用盖碗来冲泡,但是在冲泡以前要准备一套茶具,可以提前用清水把茶具洗干净,再用沸水把茶具烫一下,然后在盖碗中放入茶叶,冲入九十度左右的开水,三分钟以后出汤,把茶汤倒入到公道杯中多人分享就可以。

福鼎白茶的品质特征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在白茶产地在福建福鼎,白茶即是药,又是茶。人们往往会将白茶装入陶罐或者柚子皮里,陈放几年之后就成为老白茶。

老白茶的药用价值很高,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养肝明目。如果制作工艺考究,新作的白茶也可以喝出药香味。但是新白茶的茶性偏于寒凉,老白茶的茶性则更加温和。

福鼎大白茶2

福鼎白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1、杯泡法:

一人独饮时,可用此种方法。取3—5克茶叶放于200ML杯中,用90度左右的开水冲洗茶叶,再用开水冲泡。冲泡时间可根据自己对茶叶口感要求自己把握。

2、盖碗法:

二人对饮时,可用此种方法。取3克茶叶置于盖碗内,也是用90度左右的开水冲洗茶叶,再用开水沏泡茶叶,但是这里采用多次冲泡茶叶的方式,第一泡30—45秒,以此下去每次时间递减,以达到福鼎白茶清新口感。

3、壶泡法:

三五人饮用可采取此法。取6克左右福鼎白茶,用大肚紫砂壶或者大容量杯冲泡,也是采用前面的方式冲洗茶叶,然后只需沏泡一次,冲泡时间约为45秒,便可饮用。

4、大壶法:

类似家庭群体的多人饮用便取此法。可取10—15克直接用开水冲泡福鼎白茶,喝完后可以用剩下的茶叶继续冲泡。福鼎白茶耐泡,而且可以长时间搁置,适合冲泡好之后可以在一天内任何时间饮用,而且口感依旧保持醇香淡雅。

5、煮饮法

三年以上的陈年老白茶一般用煮的方式,可以治疗喉咙发炎,发烧,水土不服。取10克左右白茶茶叶放进清水里烹煮3分钟左右,滤出茶水,放凉至70度,搭配白糖或者蜂蜜饮用。

喝福鼎白茶的好处

1、福鼎老白茶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白茶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

2、福鼎老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萄葡粉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3、福鼎老白茶含丰富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4、福鼎老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同时白茶还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脑电视辐射的危害。

5、福鼎老白茶片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可以保护肝脏,加速乙醇(酒精)代谢产物乙醛迅速分解,变成无毒物质,降低对肝细胞的损害。

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类茶之一,主要产于福鼎。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福鼎白茶的种类特点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2、白牡丹

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3、贡眉

贡眉原料来自福鼎菜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要求有必要含有嫩芽,色泽碧绿,毫心显。优质贡眉毫心显而多,色泽碧绿,汤色浅杏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味醇爽,香鲜纯。

4、寿眉

寿眉叶张稍肥嫩,芽叶连枝,无老梗,叶整卷如眉,香气清纯。

福鼎白茶冲泡技巧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加3至5克茶。

2、温度控制,水温必须在90至100之间。

3、冲泡时间,第一泡时间约为5分钟,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杯中饮用;第二泡只需3分钟,即与泡泡一起饮用。一般来说,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都说白茶还是福鼎的好,那么福鼎产的白茶比政和、建阳好在哪里呢?

上次小约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一下关于白茶几个主产地的区别,可能是说到福鼎产区名气最大的缘故,下来又有小伙伴们私信小约为什么福鼎白茶的名气更大,是不是因为福鼎的白茶最好之类的问题,今天小约便再和大家聊一聊白茶,是不是福鼎的名气大就更好。

首先先说一下名气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一提到白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福鼎白茶,为什么呢?说得简单一点,人家广告输出做的是真好。“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直白大气,好记且深入人心。政和与建阳白茶就是吃了广告的亏,没有把自己的特色宣传出来。

再来说一说福鼎、政和与建阳各自的特色。首先,三者的树种不同,福鼎白茶以福鼎大豪茶、大白茶树种为主;政和则以生长周期更长的政和大白茶树种为主;建阳则是以福建水仙、当地的小叶茶种为主。茶种不同,最后生产出来的成茶滋味自然也各具特色。

其次,外观、滋味各有千秋。福鼎白茶外形肥硕,白毫明显,政和白茶外形细长纤瘦,白毫略薄;建阳白茶则纤瘦若眉,白毫多而显。单看外形的话,福鼎白茶要更好看些。

第三,滋味风格各异。福鼎白茶毫香花香明显,滋味鲜爽清醇;政和白茶香气更加清冽,滋味鲜浓香醇;建阳白茶毫香明显,滋味饱满醇厚。其实滋味好不好,这个就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最后再说一下关于这三个地方的白茶挑选,如果要买白毫银针的话,首选福鼎;白牡丹则可以考虑建阳或者政和;喜欢喝新白茶的清淡鲜香,可以选福鼎,喜欢老白茶的陈香醇厚,则可以政和或建阳;如果喜欢馥郁甜醇、滋味层次丰富的口感,当选建阳。

说了这么多,小约觉得,其实这三个地方的白茶并不存在上位压制关系,好与不好,选择与不选择,完全取决于诸位茶客本身的偏好与喜爱。

福鼎白茶与政和白茶有什么不同呢?

很多茶友都知道:福鼎茶甜,政和味醇却不知其中奥妙。

两地白茶,除了地域和茶叶品种的差异,在制作工艺上,也各有侧重,滋味自然各有千秋。

地域和口感的不同

福鼎和政和,虽然同属于福建,但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福鼎濒东海,气候温和,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福建福鼎

从滋味上来说,福鼎茶甜,尤其是福鼎的白毫银针为最,喝起来自带一股子仙气儿。

↑福建政和

但与政和白茶相比,福鼎白茶鲜爽感明显,而醇厚感较弱。

政和处于武夷山脉的延伸段,属高山区,茶味醇厚,内质丰富。

其白牡丹更是花香馥郁、兰香浓厚,具有政和高山独特山场气息。

↑茶香记五星白牡丹

老茶客们都是刁舌头,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了这个规律,也根据这个要领来挑白茶。

小叶、大叶的不同

先看张图。

同样大小的茶青,福鼎的叶片会比政和的小,但是叶片数量多。

↑茶香记鼎名甲午珍藏寿眉饼

茶叶中氨基酸的味道,体现为鲜、爽、甜。

白茶那么甜爽,主要是取决于它们嫩芽部分,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小白毫。

越是鲜嫩的部分,茶毫越多,氨基酸越高。

↑茶香记政和政大白牡丹

所以这里有个概念就出来了,那就是:

小叶种含氨基酸 >大叶种氨基酸,并且小叶种细嫩部位含量,比粗老的部分多。

这就是为什么福鼎白茶,主“甜”;政和白茶,主“醇”。

陈年后的不同

陈年之后,品质优秀的老白茶,会出现枣香、药香、荷香。

但因为梗叶比例不同,又能与时间碰撞出不同的滋味。

△福鼎管阳老味道白茶饼

从感受上来说,福鼎白茶是清爽的,香气带着山野气息,是山上的桃李、松竹的香气。

而政和白茶是高山的柏树、杨树,老木场的香气,醇厚似老酒,浓稠似米浆。

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

 福鼎白茶的历史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 ,原产于 福建福鼎、政和、松溪等地。

白毫银针 研究表明:

白牡丹

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白茶,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 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便是最早的白茶,也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茶经》的记载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到:“《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我国 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著名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陈椽先生在 《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 鼎(唐为长溪县辖区) ,系白茶原产地。1.宋代的白茶 宋朝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 (成书于 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 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 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 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 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 有之,但品不及。” 宋子安著《东溪试茶录》时,将“白茶”列为茶叶七个品种之首:“茶名有七, 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培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 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端,取其以为茶端,取其第二者为斗茶,而气味殊 薄,非食茶之比。” 2.明代的白茶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 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一芽一叶,干燥用日晒,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 认为是“现代白茶”制法的雏形。3.现代白茶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福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 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 《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 究》一书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证实:在清嘉庆初年(公元 1796 年) ,福鼎人用 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约在 1857 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 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型、品质远远 优于“菜茶”,于是福鼎茶人于 1885 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 “白毫银针”,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 多倍。 约在 1860 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