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眉寿眉与白牡丹的口感区别大吗
白牡丹和寿眉,光看两者外貌上的差异,总觉得像极了在春茶季大放异彩的两位姊妹。白牡丹身姿婀娜,体态轻盈,在枝头时,被山风撩拨的摇曳,芽头与叶片轻晃,真有几分“飞燕”之态。至于春寿眉,比白牡丹更丰腴,与秋寿眉相比,又要更秀气些。下面来看看白茶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白茶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白茶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1、采摘时期不同
白牡丹一般是在春季的清明左右采摘(根据每年天气情况,采摘时间会有所变动)。刚刚经历过春雨滋润的芽叶,正是最细嫩可爱的时候,它们即将被制作成香气馥郁的白牡丹。
寿眉则又分为了春寿眉和秋寿眉两种,春寿眉和白牡丹一样,都是属于春白茶,它采摘于谷雨左右。谷雨时节,茶树在半年的修养后,已经是芽叶饱满,叶质柔嫩。
而秋寿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啦,是属于秋白茶了。通常秋寿眉是从立秋开始采摘,到寒露左右结束的。
白茶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2、外观不同
春季的阳光和煦,因此茶叶中的叶绿素得以保留下来。叶绿素一多,自然叶子就更加鲜绿啦,到制成成品白牡丹时,叶子相较于秋季的茶叶也更绿一些。
正因白牡丹是在清明被采摘下来的,这时候的茶叶才刚长出来不久,没有经过烈日暴晒,也很少遇见大雨滂沱。因此白茶的叶片非常娇嫩,白毫也比较浓密,其中还富含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茶多酚等物质。
春寿眉在谷雨左右采摘,正值春末夏初,满山的苍翠笼着云雾,就像颜料一样,染上了白茶的芽叶,整株茶树都被染上了翠绿的色彩,这时摘下的芽叶,也都是幼嫩翠绿的。等到成品茶制成时,也还带着春末夏初时节机盎然的绿色。
而采摘于秋季的秋寿眉,在经历过一个难捱的酷暑后,终于慢慢在秋季的温和中恢复。待制成成茶后,茶的颜色就稍稍偏向于五彩,有黄绿色,如同渐黄的叶;有黄褐色,如同收割的稻谷;也有墨绿色,那是仍旧苍翠的松竹。
除了颜色不同以外,秋寿眉更是由于生长时间比春白茶更长一些,所以茶梗粗、叶子也大。
白茶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3、口感不同
由于白牡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所以冲泡之后,茶汤的口感自然是清甜爽口。
而春寿眉恰好在春末,氨基酸也比较丰富,茶汤也是鲜爽清甜的。春末夏初,带着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又带着点百花未谢的清甜,浅啜一口,只觉得爽口非常,半点不带黏腻。
而秋寿眉采于秋季,这时候白茶都是茶梗粗叶片大,茶梗中积累了丰富的糖分物质。经过沸水冲泡后,糖分物质会慢慢溶入水中,所以秋寿眉茶汤的味道和春白茶相比也更加稠滑醇厚。
3、香气不同
得益于采摘的季节,白牡丹的香气中还揉入了馥郁的花香。花香盈盈,似乎有春天的味道,只要闻上几口,眼前好像就浮出了春日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场景。
春末的时候并不缺花香,再加上春寿眉吸收到的一些青草清香,制成茶后,香气更是清新淡雅。春寿眉和白牡丹都是春白茶,花香馥郁,冲泡之后,饮上一口,只觉得香气盈盈在口中游荡,久久不能散去。
秋季正是一个稻谷成熟、瓜果丰收的季节,秋寿眉在这个时候就会吸收各种各样馥郁的香气。虽然没有了春白茶的青草香,却也多了秋季清幽的干草香,还融入了木香和毫香,经过冲泡后,秋寿眉的香气可谓是层次多变,让人根本没有抵抗力啊!
白茶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白牡丹和寿眉这两种白茶,无论是在口感上还是外貌上,都可以说是各有特点。白牡丹的口感清甜,花香馥郁,恰如其名,花中牡丹,国色天香。寿眉则像是一对双子星,春寿眉清甜爽口,秋寿眉馥郁稠滑。
老白茶里面的枣香,到底藏着哪些秘密?这三点可得细看了
《1》
小时候馋甜。
那时候,即使是路边挂在树上,发育不均的小红枣,也能勾起渴望。
红枣挂满枝头,最是好看。
点点深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和柿子一样,都是秋天到来的征兆。
当红转为深红,便是秋天到了。
这个季节,家中必然有一碗冰糖甜汤等候。
无论是降燥、还是习俗,甜蜜的滋味,倒成了历久弥新的童年记忆。
桃胶、白木耳、莲子、雪燕、以及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小红枣。
食材热热闹闹地炖上几个小时,加点椰汁冰糖,作为点心或者早餐都是极好的。
红枣,是这一碗软糯中最好吃的一味。
吸饱了汤水的红枣,轻轻吮破一点皮,甜甜的绵软的汁水果肉,一起入口。
甜、香、绵,没有什么滋味比这更妙的了。
枣香,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冰糖甜汤内转移,来到了一壶老白茶的茶汤内。
枣香,也是老白茶的特殊香气之一。
然而,关于这枣香的奥妙,却并非那么简单。
《2》
枣香诞生地——老寿眉
白茶随着采摘时间的不同,诞生的品类也截然不同。
一旗一枪的白毫银针,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一芽三、四叶的寿眉。
而枣香,这一味神秘的香气,并不是所有白茶品类都能够拥有的。
那么,是谁摘得桂冠?
答案便是寿眉。
寿眉,粗枝大叶,粗犷的外形,很难将它与清甜的枣香联系在一起。
但枣香,确确实实是寿眉所独有的惊喜。
白毫银针,早春的时节采摘,只取芽头,没有叶片的存在。
对于白毫银针而言,最丰裕的香气,当是毫香。
少了叶片中芳香醇类物质的帮助,枣香,根本没有诞生的条件。
而白牡丹,虽然比白毫银针多出一两叶叶片,但白牡丹,输在一个嫩字。
嫩,是白牡丹的优点,却是枣香诞生的缺陷。
正是因为枝叶柔嫩,白牡丹才有清鲜的花香和草木鲜香。
但也是因为嫩,枣香的诞生物之一,即果胶,在白牡丹的叶片上含量极少。
就此,枣香成为生长期最长的寿眉的宝藏。
寿眉,一芽三、四叶,无论春寿眉还是秋寿眉的生长时间,都远远长于其他品类的白茶。
清明节后,气温逐步升高,叶片为了抵御热度,生出了一层果胶物质。
顺着温暖的天气,茶叶内部的芳香醇类物质积累的速度更快。
而秋寿眉,经过整整一夏的休 养生 息,茶叶的生长极快。
秋寿眉的叶片厚度,更厚,茶梗更粗。
宽大的身形,为枣香的出现定下了更深厚的基础。
果胶、茶多糖,在寿眉叶片的含量愈高,枣香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寿眉的茶叶品质愈高,枣香便愈容易出现。
但,枣香,虽是寿眉的专属,但还需要寿眉进行多一道工艺——压饼。
《3》
枣香只出现在茶饼中
散茶工艺下的白茶,只经历萎凋烘干,鲜少出现枣香。
但经历多一道工艺的寿眉茶饼则并非如此。
压饼,需要将原本干燥易碎的散茶重新蒸软——
等到白茶的芽叶和茶梗恢复柔韧,便可以在干净的布袋内进行包揉。
这个过程中,叶片中的果胶物质流出,成为茶叶之间的粘合剂。
一方面,溢出的果胶方便压饼和定型。
另一方面,这些甜润的成味因子释放的香气沉淀,铸成枣香甘甜。
因此,饼茶的形态,加上寿眉的原料,才是出现枣香的基础。
枣香馥郁,是寿眉茶饼的专利。
那是隐藏在它粗犷叶片下的奥秘。
它的茶梗较为粗大,叶片舒展,储存了较多的芳香物质。
这些芳香物质,散成香气后层层叠叠,变化多端。
更妙的是,比起花香为主的其他白茶,它独有一种独属于成熟谷物的香气。
压饼包揉茶叶的过程,使得藏在粗枝大叶中的果胶物质溢出。
寿眉茶饼中的果胶物质,遍布茶叶表面。
随着时间陈化,茶饼新生出的或是蜜饯,或是甜枣的馥郁香气。
须知,茶叶中的糖类和果胶物质主甜味。
包揉和烘干,茶叶的细胞结构受到外力的影响破裂,甜蜜,因此成为饼茶的新参与基调,在陈化过程中愈发明显。
一饼内质丰厚、工艺到位的寿眉,在陈化三年左右,能摸到枣香的门槛。
想感受枣香的曼妙,需要选好寿眉茶饼。
《4》
枣香:真假枣香之分。
枣香,曾与老白茶的药效一般,是优质白茶的标志。
然而,枣香的真实气息和出现的条件,传着传着,就变了样。
要知道枣之一物,便有千万种形态:红枣、青枣、山东大枣、脆枣……
枣香,更是千姿百态:生枣香、熟枣香、枣肉香、枣皮香……
再看看茶友对枣香的幻想——
“越老的白茶,枣香越是浓!”
“枣香,该是甜腻的!”
很多茶友嘴上提及的枣香,自动与甜腻的蜜饯金丝枣香对上等号的。
再不济,枣香,似乎也该是水果枣的酸甜香气。
但这种甜腻和酸甜,真的是白茶的枣香么?
事实并非如此!
老白茶中的枣香,更像是山东大枣,上锅干蒸,散发的微甜带燥的香气。
这种香气,成熟,甜蜜,妥帖,果实成熟后的气息满溢。
这种香气,更像干果香而非水果香。
枣香,侧重的是枣香的“香”,而非枣香的“甜”。
在枣香的世界中,甜是点缀,微清微甜,温暖入人心。
真正的枣香,在干茶香上已经十分明显,沉郁,绵密。
打开一整箱茶叶,感受到团体陈化而出的香气,此时的枣香,如同一张网。
浓郁枣香扑面而来,绵长悠久,秋日的成熟气息一览无遗。
而茶友口口声声提及的枣香,往往并不明显。
它们的枣香,需要凑近了,紧紧地巴着深嗅——
沉闷,浓重,甜腻,嗅闻,甚至带着微微的不适感。
枣香如此,真是品质优秀的老白茶应有的香气么?
自然不是,这些“枣香”黏腻的老白茶,往往是做旧茶!
只有渥堆发酵后的怪异气息,摇身一变,才会是如此诡异的枣香!
真假枣香之分,可要感受仔细,切莫上当!
《5》
枣,是秋天的丰收象征。
枣,也是最能撩动人馋虫的甜蜜果实。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先生的笔下,枣香的诱惑,能让人上树千回。
老白茶枣香的诱惑,则是让无数人茶友前赴后继,追寻那一抹甜蜜的气息。
思念那甜润的香气,撬饼煮茶,一气呵成。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
几年的白茶最好喝
白茶的特色之一,是可以长期保存。
对比绿茶、黄茶、清香型铁观音要在短时间内喝完的特点相比,白茶显得更加地善解人意。买了一斤半斤的白茶,不必火急火燎地马上喝完,而是可以在优哉游哉地喝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白茶还会发生小小的变化,朝着成熟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六大茶类中,能够长期存放,并且还能够陈化出独特口感茶,屈指可数。
白茶是一种,焙火足、透的武夷岩茶,勉强算作一种,质朴的黑茶,也是一种。
多少年的白茶喝起来口感最好?请记住这四个时间节点!
这些能够长期保存的茶叶,都是为未来服务,还具备一定的纪念意义。在古代江南一带,女儿出生时,父亲会深埋一坛酒在自家院内的桂花树下,这坛酒被取名“女儿红”,待到女儿十八岁出嫁时,挖出那坛子酒,作为陪嫁的贺礼,恭送到夫家,连同十八年深深隐藏起来的父爱。
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存上一些白茶,等到未来某一天要庆祝时再重新开封,泡一杯茶,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享受。
可见,一款可以长期保存的白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喝茶,它所具备的含义更多。
对待具备长久保存属性的白茶,也有新的问题随之诞生:白茶,存多久好喝。
要探索白茶好喝的秘密,我们首先要知晓白茶能存多久,是由何因素决定。
《2》
白茶存多久,由什么决定?
在最新的白茶国标中,有明文规定: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备注:GB/T 30375指的是茶叶贮存国家标准)
换言之,一款要能长期保存的白茶,并且值得我们长期保存的白茶,要重视三个方面的条件。
1.含水量
2.内含物质含量
3.储存条件
白茶的含水量高低,直接决定白茶能否长期保存。
多少年的白茶喝起来口感最好?请记住这四个时间节点!
最新白茶国标规定成品白茶的含水量不得高于8.5%,也就是在100克白茶中,水分含量不得高于8.5克,符合此条件的白茶,才能长期收藏。
若是含水量太高,白茶容易变质,将失去长期收藏的价值,从此老白茶是路人,再也无法体会到白茶的绝妙风味。
而物质含量的多少,则影响白茶保存后的风味。
白茶中物质充足,为白茶陈化提供动力,能让茶更好喝,要是内质不足,内含物质少的可怜,那这样的白茶即便存放十年八年后,还是无法具备优质口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白茶内质充足才好喝。
储存条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少年的白茶喝起来口感最好?请记住这四个时间节点!
白茶能存放多久,由存储条件决定。
遮光、密封、干燥、阴凉、无异味存放,是白茶保存的基本要点。这五个条件若是没有实现,白茶也无法实现长期保存。
那么,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白茶,究竟能保存多久?
白茶保存年限,并无明确界定,存放十年、二十年也是有的。村姑陈曾喝过一款上世纪90年代的粗茶婆,存量有限,不过一两斤,被茶农视为珍宝。这款存放二十年的粗茶婆,药味浓重,口感顺滑,带着独特的年份味道,这种气味,在目前所接触的老白茶中,尚未遇到。
不过,从口感角度而言,许多人可能未必能接受,反而会觉得三年、五年的老白茶更好喝。
白茶等级都有哪些?
白茶的等级划分:
一等:白毫银针
一等级别的白茶,为白毫银针,白毫银针也代表着白茶类的最高级别,拥有满身披满毫毛的特点,加上仔细观察的白毫银针的芽头的部分,只选用单芽或者是一芽一叶初展的白毫银针,冲泡后茶色清亮动人,香气清新淡雅,口感鲜活甘醇,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白茶。
二等:白牡丹茶
白牡丹茶是当之无愧的白茶二等级别,先来看白牡丹这款白茶的芽头,成朵状,而且冲泡后的外观还酷似成朵的牡丹状态,与嫩绿色的茶汤互相辉映,加上白牡丹茶的叶背毫毛也充分舒展开来,一款白牡丹茶除了拥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之外,也拥有馥郁的香气与口感。
三等:贡眉寿眉
白茶等级类别中贡眉以及寿眉,拥有细长型的外观,因为形状如人的眉毛一样,并且拥有毫毛多茶叶有清香的特点,冲泡之后的贡眉以及寿眉慢慢舒展开来,饮用三等级的寿眉和贡眉,香味醇厚,回甘持久。
四等:新型白茶
新型白茶也被称为是新工艺白茶,这种白茶类一般所采用的原料为一芽二叶或者是一芽三叶,因为从新型白茶的原料鲜嫩度来说,是众多白茶中的较低级别,加上新工艺白茶外形为有皱褶的卷曲状,冲泡后没有清新的香味,所以归类为四等的白茶类。
白茶储存方法
第一种:白茶放罐子里储存
茶叶放在茶叶罐里保存,以防压碎,茶叶罐的选择,以锡罐为上,铁罐、纸罐次之,要求密封性要好。
第二种:木炭储藏法
取适量的木炭装入小布袋内,放入存放茶叶罐的底部,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在罐里,在密封坛口,木炭应每个月换一次。
第三种:冷藏储藏法
将茶叶用袋子或者茶叶罐密封好,将其放在冰箱内储藏,温度最好为5°。
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
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
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寿梅白茶是白茶家族的重要成员,也是白茶中的精品,想让它发挥最好的养生功效一定要掌握它的正确泡法,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
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1
一、寿眉白茶怎么泡
1、寿眉白茶可以使用天然的山泉水来冲泡。 因为天然山泉水的水质比较软,用它冲泡寿眉白茶有利于它活性成分的析出,另外冲泡这种茶叶时,最好使用白瓷茶具或者紫砂茶具,它们泡出的寿眉茶汤会更有韵味。
2、把天然山泉水放在烧水壶中加热烧开。 在冲烫准备好的茶具,随后才能取五克左右的寿眉白茶放到茶具中,冲入适量开水,让茶叶温润,然后再把开水倒掉,随后再次向茶具中注水,水流一定要从高处冲入,这样能让寿眉白茶均匀受热,人们也能看到它水中变化的美妙身姿。
3、冲水以后盖好杯子盖。 过1~2分钟里面的茶汤就能泡好取出,倒在其他杯子中等温度适宜后可慢慢便宜,而取出茶汤后要及时向茶具中二次注水,每次取出的茶汤数量不能超过茶具容积的2/3,一次放入的寿眉白茶能反复冲泡五到六次。
二、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
1、寿眉白茶除了可以直接冲泡外,还能用水煮。 因为它的耐泡性特别强,如果只用开水冲泡,有时不能让它的药用成分完全析出,不过大家煮寿眉白茶时尽量要选择陶瓷材质的茶壶,根据茶壶的容积放入适量茶叶,茶叶与水之间的比例应该是1:50左右。
2、放入寿眉白茶以后加入纯净水或者山泉水、。 盖好壶盖以后放在火上加热烧开,烧开后调小火力继续煮56分钟,煮好以后关火,取出里面的茶汤,就能闻到浓郁的茶香等它温度适宜后就可以品尝寿眉白茶的诱人滋味。
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2
一、寿眉老白茶的冲泡方法
1、选择白瓷盖碗
我们可以选择白瓷盖碗来冲泡寿眉老白茶,在正常的情况下盖碗的大小都是可以放入茶叶的三分之一的。寿眉老白茶选择用这样的盖碗来冲泡是最好的,这样可以防止茶叶的放多了或者是放少了的可能性,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口感的问题了。
2、先要洗茶
第二我们在冲泡寿眉老白茶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洗茶的过程。醒茶的这个过程是必须不能少的,当我们把茶叶放入到盖碗中,要向盖碗中倒入三分之一的水,这样茶叶就会被开水温润,水可以洗掉茶叶表面的一些灰尘,还可以呼醒茶叶,这样洗过后的寿眉老白茶会更加好喝。
3、正式冲泡
寿眉老白茶冲泡一定要用刚刚烧好的开水来冲泡,这样冲泡出来的寿眉老白茶耐泡性非常的高,如果水温不达标或者是较低,是非常的不利于茶叶营养成分的吸收的。一般是将水冲入茶具中,这样寿眉老白茶就会迅速被吸收了,会有很好的一个茶的香气飘出来。
4、快速出汤
寿眉老白茶冲泡之后是可以快速的出茶汤的,最多冲泡的时间是不超过30妙就可以出茶汤了。寿眉老白茶在出茶汤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把盖碗端平。依次的把冲泡好的寿眉老白茶的茶汤倒出来,没增加一泡出汤可以稍微的把时间增加就可,可以反复冲泡四五次。
寿眉白茶的正确泡法3
一、冲泡方法
1、准备茶具
冲泡之前,肯定是需要准备好泡茶工具的。一应茶具,诸如盖碗、茶海、迷你克秤、公道杯以及品茗杯等等,自然都需要早些备齐。这盖碗,最好是选择110ml的白瓷盖碗,出水方便,而且不透香,冲泡出来的老寿眉香气更加精纯,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迷你克秤自然是准备来称茶的,110ml的.盖碗和5g的白茶可以说是冲泡白茶的标准配置了。如果不备上一把克秤,指不定就多投了几克茶,别看只有几克,白茶中的内含物质很丰富,几克就会出现口感的变化了。当然啦,茶友们要是觉得自己能够估得准确,不用克秤也是可以的。
2、称茶
想要泡茶,自然就要开始准备茶了。先将白瓷盖碗放在克秤上进行去皮,然后将茶投入盖碗中,称量5g,然后将装了茶的盖碗取下来,以备下一步再用。
3、注水
准备好白茶和茶具之后,自然就要开始正式泡茶了。在盖碗中注入沸水,注意,第一冲最好使用环壁注水,等到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白茶就会浮在水面上,和沸水发生接触,将其中的内含物质慢慢析出。
4、出水
注水之后就要开始出水了,沸水能够让白茶中的内含物质析出速度加快,因此,茶友们要记得快出水。尤其是前几泡,一定要5秒快出水,这样子白茶中的物质才不会过度析出,影响口感。
5、分茶
出水时,如果直接用白瓷盖碗分茶,就会出现坐杯,导致白茶的口感变得苦涩。此时需要将茶汤倒进公道杯,然后再用公道杯分茶。
二、注意事项
在冲泡的时候,茶友最好要记住以下这些细节,不要在这些地方出问题哦!
1、投茶
由于老寿眉茶梗较为粗长,因此在投茶的过程中,茶友们要多加注意一些,遇到较粗较长的茶梗,可以稍微折断一下,以免茶梗露在盖碗之外,没办法和沸水进行接触。茶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果胶物质以及黄酮类物质。果胶物质能够让茶汤更加醇厚甘甜,而黄酮类物质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衰老,还能够对糖尿病以及高血压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这样的茶梗,茶友们可不要随便乱扔,必须要让它发挥到自己的作用才行哦。
2、出水速度要快
老寿眉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仍旧经不起长久的坐杯。茶友们如果出水速度过慢,就可能会使这两种物质过度析出,导致茶汤变苦涩。5秒出水,就意味着注水一完成,就需要立即出水。且老寿眉的茶梗粗长,叶片厚大,因此,并不容易从盖碗中溜出去,茶友们只需要在出水的过程中,将盖碗的开口开得稍微大一些,就能够顺利出水了。
三、老寿眉的特点
如果茶友们想要更好地冲泡老寿眉,最好还是要多了解一下它的特点。寿眉经过三年以上的陈化,开始转变为老寿眉。老寿眉的外形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五彩斑斓的,颜色以黄褐色、棕色、深绿色为主,色调稍微变暗。其中的内含物质经过多年的陈化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茶多酚和咖啡碱,在储存过程中,含量出现了下降,这两种物质是苦涩物质,含量越高,茶汤就越容易显得苦涩。氨基酸的含量虽然也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因此虽然没有新白茶那么鲜爽,但老寿眉的口感依旧带着一定的鲜度。
寿眉的粗长茶梗中含有较多的果胶类物质,在这个陈化过程中果胶不断积累,使得老寿眉的茶汤变得越发稠厚醇滑。不仅如此,芳香物质的积累和转变也让老寿眉的香气越发有层次感,盖香中既有老白茶的陈香和药香,还带着馥郁的花香。香气一层一层的,在冲泡过程中慢慢出现在小白眼前,就像是一个丰神绝世的美人藏在重重纱帘之后一样。每冲泡一次,就像是拨开了一层纱帘,每一冲都是不一样的风情。
著名的白茶有几种?
5种。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
2、白牡丹
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是中国福建省历史名茶。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
3、贡眉
贡眉,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的松溪县、政和县、建阳市、建瓯市、浦城县等地,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项,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贡眉以菜茶茶树芽叶制成,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4、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简称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原中国茶业公司福州分公司(现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福鼎有关茶厂为适应港澳市场的需要,于1968年(或说1965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现在已远销欧盟及东南亚国家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5、寿眉
南山寿眉茶的采制技术特点是:嫩采精拣,工艺不繁,技术精湛,连续操作,一气呵成。主要工艺分摊放、杀青、搓条显毫、煇锅四道工序。清明至谷雨前是寿眉茶采摘的黄金季节。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芽长1.5~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特级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芽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毫银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牡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贡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工艺白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寿眉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