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包装设备,白毫银针包装设备生产厂家

yanqitea 2022-12-09 白毫银针 114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制茶的工序?

“先从制茶的工序讲起吧”,老陈带着来客走进一家世代产茶的农户王全福的家。王全福说,制茶的第一步,自然是茶叶的采摘了。采摘时,茶叶的嫩度、柔软度、色度、匀度、梗长度均要准确把握。他说,铁观音一年可以采5季,春夏暑秋冬,但尤以秋茶风味最好,也最耐存。采秋茶会在秋分后5天进行,一直持续25天左右,最好的茶在农历寒露前后5天,称为“桂花寒”。采摘时间在中午11时至下午4时之间,因为这时候有一点北风,不会太热,茶叶会较干身,制出的茶才会味更浓。

采摘来的青嫩茶叶不能堆积在一起,以免时间过长而升温,产生化学变化。茶农将它们平铺在尺寸统一的圆形竹筛,放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架子上。紧接就要“晒青”,这道程序也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晒青”之后,依然盛放在通风的茶棚里,为的是“凉青”。隔一段时间,再把茶叶倒进可密封的圆桶状竹具,来回翻滚,名为“摇青”。此时,原本就香气洋溢的茶房,更是释放出阵阵沁人肺腑的浓香,几欲将人熏醉。

进入“炒青”阶段了。炒青灶的造型很独特,像一个横置的大铁瓮,端口朝外,带有类似风扇的转叶。把茶叶搁进去,顺时针搅拌几分钟,再逆时针翻摇,茶叶就纷纷倒了出来。经过一番筛摇、揉捻,把叶片中的枯残部分滤出,清除杂质。然后就是反复的“包揉”、“烘焙”。单单“包揉”这道工序,就要二三十遍以上。茶叶用好几层布包裹起来,借助机器的力量,把它揉成密度极大的球状物。看起来比足球还小,拎起来好重!据说有十来斤。包揉得越紧,制出来的茶叶就越香。最后,再放到温度适中的烘烤箱里转个三五个钟,这就即将大功告成,整个过程长达三天,而且一气呵成。

茶叶到底有没有标准啊?

我国茶叶有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第27号国家标准公告,中国茶叶分类新国家标准于2014年6月22日起实施。本次分类原则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茶叶分类Tea Classify(以下仅为意见稿,定稿以2014年6月22日实施日发布的为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和类别。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生产、科研、教学、贸易、检验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茶叶tea

以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s)的芽、叶、嫩茎为原料,以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剂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2.2

杀青enzymeinactivation

采用一定温度,将茶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2.3

发酵Enzymaticreaction

运用茶鲜叶中的酶,使茶鲜叶的多酚物质进行氧化、聚合的过程。

2.4

渥堆pile-fermentation

将茶叶打堆后,通过加温、加温的条件,促使其中的微生物缓慢发酵的过程。

3、分类原则

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4、类别

4.1绿茶Green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1.1以杀青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1.1炒热杀青绿茶

杀青工艺采用金属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1.1.2蒸汽杀青绿茶

杀青工艺采用蒸汽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以干燥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2.1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炒或滚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2烘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烘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3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3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3.1大叶种绿茶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1.3.2中小叶种绿茶

采用中小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2红茶Black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2.1以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2.1.1红碎茶

采用揉切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颗粒(或碎片)形红茶产品。

4.2.1.2工夫红茶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1.3小种红茶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或经熏松烟)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2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2.2.1大叶种工夫红茶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2.2中小叶种工夫红茶

采用中小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3黄茶Yellow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3.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3.1.1芽型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1.2芽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1.3大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4白茶White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4.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4.1.1白毫银针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4.1.2白牡丹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4.1.3贡眉

采用茶树的一芽二叶或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5乌龙茶Oolong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5.1以生产地域、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分类

4.5.1.1闽南乌龙茶

采用福建闽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1.2闽北乌龙茶

采用福建闽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1.3广东乌龙茶

采用广东潮州、梅州地区的特定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1.4台式(湾)乌龙茶

采用台湾地区的特定品种、或以福建地区的特定品种、经台湾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小)颗粒形产品。

4.5.2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分类

4.5.2.1铁观音

采用铁观音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2.2黄金桂

采用黄金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2.3色种

采用色种等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3大红袍

采用大红袍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4肉桂

采用肉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5水仙

采用水仙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6单枞

采用单枞的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黑茶Dark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6.1以生产地域和产品特性分类

4.6.1.1湖南黑茶

湖南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2四川黑茶

四川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3广西黑茶

广西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4普洱茶

云南滇西南地区的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7花茶FlowerTea

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加香花窨制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7.1以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分类

4.7.1.1茉莉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茉莉鲜花窨制(含白兰鲜花打底)而成的产品。

4.7.1.2白兰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白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3珠兰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珠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4桂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桂花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5玫瑰花茶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玫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8紧压茶BrickTea

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渥堆)、压制成型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以加工特点及产品特性分类

4.8.1.1黑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2花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3茯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4沱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5紧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6七子饼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或不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7康砖茶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8金尖茶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9青砖茶

采用老青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10米砖茶

采用红茶的碎末茶为主要原料,经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9袋泡茶Teabag

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以产品特性分类

4.9.1.1袋泡绿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2袋泡红茶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3袋泡乌龙茶

采用乌龙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4袋泡花茶

采用花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5袋泡黑茶

采用黑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6袋泡白茶

采用白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7袋泡黄茶

采用黄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10粉茶DustTea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形成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0.1以产品特性分类

4.10.1.1抹茶

采用一定品种和规格的蒸青绿茶,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0.1.2茶粉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1其他Other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席兴军、宛晓春、赵玉香、李立祥、黄皓。

茶叶是怎么做出来的?

1、首先,在天未亮的时候,到茶叶田里去采茶。只采取其中鲜嫩的部位。

2、精挑细选优质的茶叶,才能做出好茶。

3、将早上采到的茶叶摊开。去除茶叶里的水蒸气和叶子的青草味。

4、接下来就是杀青步骤了,将晒好的茶叶放在专业工具里,进行搓揉。

5、经过不断的搓揉再搓揉,最后变成这个样子,细小而且两边尖尖的样子。

6、然后,就是上火烤茶了目的是为了让茶叶发出香气,蒸发水蒸气,让茶叶干燥,才能保存。火烤的时候,记得用小火慢慢烤,考出茶叶的香气.

7、最后,真空打包保存。就大功告成了。

茶叶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

福鼎白茶十大高端品牌是哪些?

福鼎白茶有七蒲茶业、万庆德茶产业、三山源茶业、天毫茶业、馥益堂、芳茗茶业、绿雪芽、天鼎茶业、福鼎白茶股份、品品香。

1、六妙福鼎白茶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六妙”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再度荣获中国茶业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国茶业行业十佳成长型企业。集团下设安保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资源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子公司;

2、品品香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属下有多个加工厂和有机茶园基地,企业引进先进茶叶加工工艺和技术,引进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化加工流水线设备。

3、福鼎白茶股份

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素有“中国白茶之乡”、“白茶原产地”之称的古都——福鼎,是在福鼎市人民政府直接支持下,由福鼎市主要骨干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白茶专业经营企业。在福鼎市人民政府的授权下,公司获得了具有“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的“福鼎白茶”品牌特许经营权。

4、天毫茶业

福建天毫茶业优质的白茶原产地太姥山高山环境、名优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茶树)、自然简单独特的萎凋和烘焙,不炒不揉的加工工艺造就了福鼎白茶外表茸毫密披、天然素雅、内质毫香幽远、清甜爽口的独特品质和出色的药理功能及白茶保健功效。天毫牌福鼎白茶正作为中国白茶的代表品牌,正在统领中国白茶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5、天鼎茶业

福建省天鼎茶业有限公司以科研、培植、加工、营销为一体。公司在福鼎主产茶区白琳、点头、潘溪等地建立3000多亩茶园和生态茶园作为有机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品有福鼎白茶、白琳工夫红茶、绿茶和白茶枕,公司在2012年8月被福鼎市人民政府授予为“市级龙头企业”及“福鼎市2012-2013年度农业产业化”荣誉称号。

福建绿茶的执行标准是多少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第27号国家标准公告,中国茶叶分类新国家标准于2014年6月22日起实施。本次分类原则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茶叶分类Tea Classify(以下仅为意见稿,定稿以2014年6月22日实施日发布的为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和类别。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生产、科研、教学、贸易、检验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茶叶tea

以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s)的芽、叶、嫩茎为原料,以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剂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2.2

杀青enzymeinactivation

采用一定温度,将茶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2.3

发酵Enzymaticreaction

运用茶鲜叶中的酶,使茶鲜叶的多酚物质进行氧化、聚合的过程。

2.4

渥堆pile-fermentation

将茶叶打堆后,通过加温、加温的条件,促使其中的微生物缓慢发酵的过程。

3、分类原则

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4、类别

4.1绿茶Green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1.1以杀青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1.1炒热杀青绿茶

杀青工艺采用金属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1.1.2蒸汽杀青绿茶

杀青工艺采用蒸汽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以干燥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2.1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炒或滚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2烘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烘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3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3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3.1大叶种绿茶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1.3.2中小叶种绿茶

采用中小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2红茶Black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2.1以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2.1.1红碎茶

采用揉切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颗粒(或碎片)形红茶产品。

4.2.1.2工夫红茶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1.3小种红茶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或经熏松烟)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2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2.2.1大叶种工夫红茶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2.2中小叶种工夫红茶

采用中小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3黄茶Yellow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3.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3.1.1芽型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1.2芽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1.3大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4白茶White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4.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4.1.1白毫银针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4.1.2白牡丹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4.1.3贡眉

采用茶树的一芽二叶或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5乌龙茶Oolong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5.1以生产地域、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分类

4.5.1.1闽南乌龙茶

采用福建闽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1.2闽北乌龙茶

采用福建闽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1.3广东乌龙茶

采用广东潮州、梅州地区的特定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1.4台式(湾)乌龙茶

采用台湾地区的特定品种、或以福建地区的特定品种、经台湾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小)颗粒形产品。

4.5.2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分类

4.5.2.1铁观音

采用铁观音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2.2黄金桂

采用黄金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2.3色种

采用色种等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3大红袍

采用大红袍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4肉桂

采用肉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5水仙

采用水仙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6单枞

采用单枞的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黑茶Dark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6.1以生产地域和产品特性分类

4.6.1.1湖南黑茶

湖南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2四川黑茶

四川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3广西黑茶

广西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4普洱茶

云南滇西南地区的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7花茶FlowerTea

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加香花窨制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7.1以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分类

4.7.1.1茉莉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茉莉鲜花窨制(含白兰鲜花打底)而成的产品。

4.7.1.2白兰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白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3珠兰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珠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4桂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桂花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5玫瑰花茶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玫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8紧压茶BrickTea

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渥堆)、压制成型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以加工特点及产品特性分类

4.8.1.1黑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2花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3茯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4沱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5紧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6七子饼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或不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7康砖茶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8金尖茶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9青砖茶

采用老青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10米砖茶

采用红茶的碎末茶为主要原料,经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9袋泡茶Teabag

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以产品特性分类

4.9.1.1袋泡绿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2袋泡红茶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3袋泡乌龙茶

采用乌龙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4袋泡花茶

采用花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5袋泡黑茶

采用黑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6袋泡白茶

采用白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7袋泡黄茶

采用黄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10粉茶DustTea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形成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0.1以产品特性分类

4.10.1.1抹茶

采用一定品种和规格的蒸青绿茶,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0.1.2茶粉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1其他Other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席兴军、宛晓春、赵玉香、李立祥、黄皓。

更多资讯来源于一道茶网

中国茶叶为什么没有一个行业标准

我国茶叶有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第27号国家标准公告,中国茶叶分类新国家标准于2014年6月22日起实施。本次分类原则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茶叶分类Tea Classify(以下仅为意见稿,定稿以2014年6月22日实施日发布的为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和类别。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生产、科研、教学、贸易、检验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茶叶tea

以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s)的芽、叶、嫩茎为原料,以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剂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2.2

杀青enzymeinactivation

采用一定温度,将茶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2.3

发酵Enzymaticreaction

运用茶鲜叶中的酶,使茶鲜叶的多酚物质进行氧化、聚合的过程。

2.4

渥堆pile-fermentation

将茶叶打堆后,通过加温、加温的条件,促使其中的微生物缓慢发酵的过程。

3、分类原则

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4、类别

4.1绿茶Green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1.1以杀青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1.1炒热杀青绿茶

杀青工艺采用金属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1.1.2蒸汽杀青绿茶

杀青工艺采用蒸汽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以干燥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2.1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炒或滚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2烘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烘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3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3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1.3.1大叶种绿茶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1.3.2中小叶种绿茶

采用中小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2红茶Black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2.1以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2.1.1红碎茶

采用揉切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颗粒(或碎片)形红茶产品。

4.2.1.2工夫红茶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1.3小种红茶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或经熏松烟)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2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2.2.1大叶种工夫红茶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2.2中小叶种工夫红茶

采用中小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3黄茶Yellow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3.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3.1.1芽型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1.2芽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1.3大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4白茶White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4.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4.4.1.1白毫银针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4.1.2白牡丹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4.1.3贡眉

采用茶树的一芽二叶或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5乌龙茶Oolong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5.1以生产地域、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分类

4.5.1.1闽南乌龙茶

采用福建闽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1.2闽北乌龙茶

采用福建闽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1.3广东乌龙茶

采用广东潮州、梅州地区的特定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1.4台式(湾)乌龙茶

采用台湾地区的特定品种、或以福建地区的特定品种、经台湾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小)颗粒形产品。

4.5.2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分类

4.5.2.1铁观音

采用铁观音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2.2黄金桂

采用黄金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2.3色种

采用色种等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3大红袍

采用大红袍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4肉桂

采用肉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5水仙

采用水仙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5.2.6单枞

采用单枞的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黑茶DarkTea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6.1以生产地域和产品特性分类

4.6.1.1湖南黑茶

湖南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2四川黑茶

四川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3广西黑茶

广西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6.1.4普洱茶

云南滇西南地区的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4.7花茶FlowerTea

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加香花窨制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7.1以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分类

4.7.1.1茉莉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茉莉鲜花窨制(含白兰鲜花打底)而成的产品。

4.7.1.2白兰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白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3珠兰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珠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4桂花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桂花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7.1.5玫瑰花茶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玫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4.8紧压茶BrickTea

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渥堆)、压制成型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以加工特点及产品特性分类

4.8.1.1黑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2花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3茯砖茶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4沱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5紧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6七子饼茶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或不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7康砖茶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8金尖茶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9青砖茶

采用老青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8.1.10米砖茶

采用红茶的碎末茶为主要原料,经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9袋泡茶Teabag

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以产品特性分类

4.9.1.1袋泡绿茶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2袋泡红茶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3袋泡乌龙茶

采用乌龙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4袋泡花茶

采用花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5袋泡黑茶

采用黑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6袋泡白茶

采用白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9.1.7袋泡黄茶

采用黄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4.10粉茶DustTea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形成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0.1以产品特性分类

4.10.1.1抹茶

采用一定品种和规格的蒸青绿茶,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0.1.2茶粉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4.11其他Other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席兴军、宛晓春、赵玉香、李立祥、黄皓。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